第161章 科举新举,再展宏图

陈翰林?陆子心中一沉,他知道陈翰林是翰林院学士,在朝中颇有影响力,也是科举改革的反对者之一。难道是他指使家丁来偷听,想要获取情报?

陆子将家丁押回书房,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原来,陈翰林最近频繁与杜老爷接触,并许以重利,希望杜家能够在科举改革的问题上站在他们一边。而这个家丁,正是陈翰林安插在杜府的眼线。

与此同时,保守派残余势力正积极拉拢陈翰林,他们深知陈翰林在翰林院的影响力,如果能让他公开反对陆子的新举措,必将引发翰林院内部的争议,从而动摇科举改革的根基。陈翰林起初摇摆不定,但在保守派的威逼利诱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第二天,翰林院内果然掀起了轩然大波。陈翰林以维护传统为名,公开反对陆子的新举措,并列举了一系列所谓的弊端。他的言论得到了不少保守派学士的支持,翰林院内顿时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陆子得知此事后,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平息这场争论,科举改革将面临巨大的危机。他思虑再三,决定私下找到陈翰林,尝试说服他。

深夜,陆子来到陈翰林的府邸。两人促膝长谈,陆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拿出新举措对国家长远利益的分析,逐条驳斥了陈翰林的反对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翰林听着陆子的分析,原本坚定的立场开始动摇。他并非顽固不化之人,只是被保守派的言论所蒙蔽,加上自身利益的考量,才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陆子见陈翰林有所松动,便趁热打铁,继续说道:“陈大人,科举改革关乎国家未来,切不可因一己之私而误了国家大事啊!”

陈翰林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道:“陆大人,你的话……”他顿了顿,目光闪烁,“让我再考虑考虑……”

陆子心中一喜,他知道,陈翰林已经开始动摇了。他起身告辞,临走前,意味深长地对陈翰林说道:“明日翰林院的辩论,我希望陈大人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陈翰林望着陆子离去的背影,陷入沉思。窗外,夜色深沉,寒风呼啸。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明日……明日……”

翌日清晨,翰林院内气氛凝重。众学士齐聚一堂,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辩论。陈翰林面色凝重,一夜未眠的他眼圈发黑,内心仍在激烈斗争。

陆子昂首阔步走入翰林院,目光坚定,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他向众人拱手行礼后,便开始了他的陈述。他并没有直接反驳陈翰林之前的言论,而是从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讲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端,以及新举措带来的益处。

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每一个论点都逻辑严密,无懈可击。他谈到寒门子弟的求学之路,谈到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性,谈到科举改革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影响。他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一些原本支持陈翰林的学士,开始低头沉思,他们被陆子的话语所触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就连一些顽固的保守派,也不得不承认陆子的观点有其道理。

陆子见时机成熟,便将话题引到新举措的具体内容上。他详细解释了新举措的每一个细节,并一一解答了众人心中的疑惑。他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所有人都能理解。

翰林院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陆子的演讲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就连一直摇摆不定的陈翰林,也听得入了神。

陆子演讲完毕,翰林院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许多学士纷纷起身,表达对陆子的敬佩和支持。陈翰林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起身,走到陆子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陆大人,我错了。你的新举措,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举,我愿意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