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寰不快地蹙起眉头,训斥道:“什么叫当作小公子?不是告诉过你,宁儿束发在宫中内外活动时,就是宁公子。再说漏嘴,朕便好好罚你。”

吴实禄吃了这一记,也只嘿嘿笑着:“奴婢谢陛下教训。”

昭元帝从案前抽出一道早已拟好的旨意,放到了吴实禄手中,吩咐道:“宁儿既入了学,旨意便传下去。文粹宫中多娇童,她在宫中行走,总不好叫她没个足可倚仗的身份。”

楚寰漂亮到近乎凌厉的眉眼中含着说不出的温情,他微微笑了一下:“顺便带话给宁儿,待她课休,朕便瞧她去。”

------

文粹宫中。

庭前忽而一片喧哗,三五聚首的学子们猛然散开,又整整齐齐分列左右:“讲官来了。”

楼萧忙轻轻拉着宁儿一道站好,低声道:“如今理事的学官姓崔,乃是昭元六年二甲榜首的进士,学问极好,人又和善,只是要求亦是严苛。”

宁儿生平头一遭,感受到见师傅的紧张,她忍不住攥起手,小声问:“可我,还没正经学过什么。”

楼萧安慰道:“别怕,崔讲官训话,点过名册,自会按诸人学力分班授业,因材施教,断不会行那拔苗助长之事。”

宁儿心中略平,抬头望去,便看见一位仪容俊伟的中年男子在众人簇拥下行至堂前,身穿大红圆领白鹇方补袍,头戴一顶乌纱官帽,神色肃然。

众生一时寂然,待崔讲官落座,方齐声道:“弟子见过恩师。”

崔讲官受了诸人学礼,照例训导过后,便有侍从在案前展开名册,方便讲师点卯。

他闲闲看过一眼,便清了清嗓子,就要循旧例从头唱名时,却忽然眼神一凝,震惊地瞪圆了眼。

在写满了王子皇孙、勋爵贵戚的花名册上,为首处赫然出现一个全然陌生的名字,上面清清楚楚地写道:

“宁朝,年十三,临清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