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离家远,学校只能实行“一放学”制度,即:中午不回家,一早去了学校,下午两三点一次性放学。
午饭靠自带的干粮解决,不带干粮的就得饿着。
那时的孩子,都有超强的忍饿能力。
什么午休,不存在的。
这样的制度也达到了家长们“压榨”孩子劳动力的目的,放学回家后,还要去地里干活。
“不是上那个学,是上许清涯的学。”赵小禹解释道,“许清涯现在当老师了,要教我们这些还没上学的孩子念aoe,算算术。不用去学校,就在村里。”
“许清涯是老师?”金海不解,“她不是刚上学吗?”
“啊呀,跟你说不清,我明天过来找你,咱们要准备一个书包,一个本子,一支笔……”
赵小禹忽然住了口,他看到孙桂香从正屋出来,向这边走过来。
“金海,谁呀?”她说着,看到了赵小禹,脸立刻拉下来,走到大门口,满怀敌意地看着赵小禹,“你来干什么?不是让你别再骚扰我家金海了吗?”
“妈妈,赵小禹给咱们家送的鱼。”金海把那条鱼提起来,可怜巴巴地说。
显然,他很想把它据为己有。
孙桂香瞅了一眼那鱼,脸上的神色并没有缓和,问赵小禹:“你给我们家送鱼干什么?”
赵小禹挠了挠头:“你送给我家的肉和虹豆真香,我送一条鱼还给你家。”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这是我抓的鱼,我爸和我爷爷不知道。”
孙桂香的眼皮子抬高一些,旋即又耷拉了下来,对金海说:“把鱼给他。”
金海只得把鱼从两根椽子上递出来。
赵小禹却没接,转身跑了。
不知是不是那条鱼发挥了作用,孙桂香竟然不再阻止金海和赵小禹来往了,也允许赵小禹去她家了,尽管她每次看到他时,还是很不友好。
许清涯的“学校”很快办了起来,就在她家的院子里。
她爸妈不像村里人一样讨厌赵小禹,也很支持她的“办学事业”。
她家有三个孩子,许清涯还有两个哥哥。
大哥已经上了初中,在公社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