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名单每个月底实际发放到每个兵士的手中,这就减少了层层克扣和贪污的风险,也使得军士们更加的拥有战斗力。

辅兵方面的待遇可就差了很多,首先辅兵没有分地的待遇,其次辅兵每个月的饷银只有三百文,和正兵差了一倍不止。

然后伙食方面也没有正兵好,但是起码能够保证吃饱,至于大鱼大肉之类的,正兵没两天必然有一次肉食,而辅兵五天才有一次。

正是因为待遇的差别和奖励机制,使得这些新入伍的正兵也好辅兵也罢,全都憋着一股气,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更多的功勋和饷银,能够让自己的家人过生好的生活。

相对于这些,周勃还弄出了一个功勋制度,这个也是借鉴前世秦代的战功制度搞出来的。

一共分成了三十个层级。

战阵之上,杀敌一人获最低的奖励,也就是第三十级的奖励,免除家里田亩一年的税收。也就是说你上了战场杀一个敌人,那你家里面今年就可以免税。

杀三名敌人,得第二十九位的功勋,家里可以免税三年。等你杀了五名敌人之后,就不是免税了,而是可以提拔升为军士。

饷银会提高,但是不代表你就可以成为军官,不过之前的待遇不变,家里最多也就是免税三年。

否则万一打起仗来死的人太多,家家户户的都免税,那么今后周勃找谁去收税?

到了第二十七级的功勋,就可以升官了,最低官职是什长,也就是一个类似于后世班长的官衔,手底下连自己在内管理着十个人。

但是这一级还不算军官,最多算是高级军士长。

再往后就是队正,掌管五个什伙,也就十五十个人。

队正之上是都头,两队为一都,除了旗下的一百人之外,就是都头和副都头,一个都一百零二人。

这一类的都是低级军官,同时赏赐的级别也比较的地,想要再往上爬就有些难度了。

因为按照周勃的要求,都头之上的军官必须认字和懂得一些算术,这可就难了,毕竟这个时代读书识字的人真不多,一百个人里面有那么三五个就了不得了。

可周勃就是如此要求,你不认识可以,我派人教你,学不会,你哪怕立了再大的功劳,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你的都头,没办法升官。

不过也有一点,周勃并非是直接一棍子打死,都头位置坐到了,可是没文化升不了管,那么就退役,按照周勃的话叫做专业。

去地方做县尉或者捕头,又或者去管理训练民团,总之你不会失业,真要这些不想干也可以,直接给你一笔钱财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