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声音沉稳,“白莲教要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充当合作对手,鞑靼想试探他们的能力一场争斗不可避免,只是目前他们因为共同的对手而暂时偃旗息鼓。”
朱厚熜赞同地拍了拍手,随即说道:“白莲教在大同谋反其意之一,就是为合作者献上礼物同时露一露胳膊展示武力,但我们就偏不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麦福从殿外匆匆而来,手中抱着半人高的大明舆图,他按着朱厚熜的指示,将图在大殿中央缓缓展开。
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舆图上。
朱厚熜挥袖一指大明的北方,那里大块的土地就是鞑靼。
“鞑靼部地广而人稀,虽武力强悍兵势勇猛但后继乏力”朱厚熜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诸卿以为,白莲教要发展这人从哪里要?”
“哈哈哈”眼内众人对视一眼忍不住笑出声,郭勋更是大笑道:“狗咬狗一嘴毛,狼咬狗一嘴肉,左右都是翘尾巴的畜生和夹尾巴的畜牲!”
张璁会心一笑,这郭勋倒是个妙人。
“形势虽然乐观,依臣看还是要增加必要的保障,可调榆林、固原两地部分军队前往山西围而不打徐徐前进。”
王阳明掷地有声,“白莲教是被我们赶出来而非逃出来!”
“王尚书所言极是!”
“俺也认同”郭勋嘿嘿一笑。
“既然如此那大同一事就照此办理,拟旨后立即发往大同!”
灵犀盘前的翰林学士闻言心情越发激动,文思也是如泉涌一般立时,一篇文采逻辑俱佳的雄文便跃然纸上。
杨廷和见状却暗暗皱起了眉头,陛下如此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
圣旨虽然由皇上书写,但也需要内阁承认才可以。
内阁有“封驳权”,但并不像唐代的门下省那种可以直接拒绝天子诏令。
内阁的本质依旧只是协助天子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而并非制度承认的公办机构。
简而言之,内阁没有独立处置政务的权力,阁臣只能借助大臣或者皇帝的手来完成自己的目的。
强势的内阁大臣,如杨廷和可以直接在票拟上做文章,借此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皇帝即使不采纳内阁的建议,也并不会直接将票拟驳回。
在帝国长期的运行中,早就形成了一套人尽皆知的潜规则。
皇帝不同意票拟的意见,就会采取留中也就是不批复的方式。
真正的驳回阁臣的建议就是当众打脸,对应的阁臣就只有下台而无其他出路。
当帝王当众驳回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双方已经撕破脸了。
那不禁有人要问,皇帝为什么不绕过票拟,直接行使帝王的权力!
如果皇帝这样做,那就失去了制度的合理性。
没有内阁票拟的旨意,通常情况下大臣们不认可。
一个很充分的理由是,“那是有人假借皇帝的旨意而颁发的伪诏。”
在大明的历史中,有很多官员曾经公开拒绝没有内阁票拟的圣旨。
当然太宗和太祖的除外。
朱厚熜即位以来,颁发的圣旨中有手书也有口谕,很多都没有通过内阁而直接发布。
但无一例外,官员们都忠实地执行了。
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一是合乎集体利益,二是携大义之名!
内阁的背后是文官集团,朱厚熜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
内阁依附皇权而存在,加强了皇权的统治,但文官又何尝不是借助内阁而制肘甚至遏制了皇权。
朱厚熜明白他想要实现心中所想,就必须要有令出即从的皇权!
他一路走来也都是不断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接连打破潜规则让百官们不得不意识到一个事实——
皇帝想做的都能做。
各种混乱解决就是到了见分晓的时候,朱厚熜想到此处隐隐有些激动,但他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各地接连有白莲教刺杀事件发生,朕以为江湖事江湖了,朝廷不用过多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