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文士本能地抬起双手,挡在了自己的面前。
可过了许久,想象中的痛感都没有袭来。
等他睁开眼看去,一只宽厚的手掌挡在他面前牢牢握住了唐伯虎的拳头。
“既是同道,何必如此大火气?”
一个身材瘦削,有着一对大耳朵的老人说道。
唐伯虎双眼一眯,双拳之上,罡气外放,一股无形的气浪,在两人周身一尺范围内形成。
老人哑然一笑,反手化掌为拳,一手寸劲四两拨千斤将唐伯虎击退了三步。
唐伯虎有些愣神,刚才和老者对拼的时候,他的一身罡气如泥牛入海。
“湛先生,今日是来讲心学的吗?”唐伯虎有些戒备地问道。
朱厚熜也顺势看了过来。
来人,正是与王阳明齐名的湛若水,享誉天下的大儒。
“非也,我受老友之邀,为百姓开讲理学”湛若水笑着捋了捋胡须,一步跨出站定了高台中央的位置。
朱厚熜也露出意外之色。
湛若水本为翰林院庶吉士,彼时王阳明刚好当上兵部武选司的主事。
二人一见如故,彼此欣赏,很快就成了至交好友。
正德十年湛若水母亲去世,他自此离开朝堂以养病为由隐居西樵山。
他在西樵山着书立说,兼容心理,荟萃古今,自成一家。
正德十六年,武宗皇帝驾崩,杨廷和力邀他到翰林院任职。
湛若水虽然属于心学一流,依旧带着理学的底色。
当今文坛,能与王阳明打对垒的,除他之外再无他人。
之前朱厚熜没有想到他,是因为他归属心学又是王阳明的至交,断然不会在此时悖逆大势。
朱厚熜望向一侧的廊台,想到杨廷和等几位阁臣,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介夫兄如何请动湛若水?”费宏惊讶地问道。
杨廷和淡定一笑,“无他,论辩之真意尔”
抛开国子监大论背后的政治博弈不谈,这场论辩确实是大明开国以来罕见的大手笔。
杨廷和当了十几年首辅,对于人心的把握炉火纯青。
他知道湛若水不会公然与王阳明为敌,但也不会因为好友而背弃自己的道路。
远的不谈,两人关于格物致知就分歧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