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季汉还是存在通晓经济、政治、军事的战略家的。
自汉魏襄水接战以来,诸葛亮也在密切关注襄樊局势。除在中原广撒密探,获取信息外,还教陈到随时报告荆州前线战况。
诸葛亮对曹彰大军南下也是抱有怀疑态度的。按说前次大败,曹彰理应屯垦练兵,休养生息才对。如此穷兵黩武,不像是一个足具战略目光的统帅的行为。
而当陈到一连三封战况汇报均是“荆襄无战事”时,诸葛亮长叹口气,握笔的手颤抖不已,说不清是忧愁、遗憾还是气愤。
局面,朝着最不想面对的状况发展了。
曹彰这手“驻而不攻,聚而不进”,很精准地打到了季汉的七寸上。
汉魏两国的战略基本盘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季汉地广人稀,且领土多为山地水网,城村分布零散,县城之间山高水远,一方有难,很难迅速提供有效支援。而曹魏占据着当时最好的几处大平原,城池分布相对密集。尤其中原、河北,四通八达,交通便利,调兵遣将效率远高于汉吴。
于是乎曹彰在中原调集巨量兵力,迫使季汉一次性调动足量的应对之军。然魏军主力广泛分布于中原,从事生产工作。季汉重兵却只能挤成一坨,窝在襄阳,空耗资源。
这还发展个锤锤?
诸葛亮盯着地图,苦思冥想:
如果放弃外围工事,龟缩城内,收缩兵力至隆中、江陵,与襄阳互为掎角,确实能减小资源消耗速率。但也不过杯水车薪,无论如何很难在拼消耗方面占优。且此行主动权在魏,只要汉军来上几次误判,局面将急转直下。
令陈到主动进攻吧,曹彰又打造了不少防御工事,且前线防守兵力也维持在使汉军不能迅速突破的最低限度。损兵折将不说,魏军有充足的反应时间集中兵力,到头来亦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如果一直耗着,十二万兵马日耗粮巨大,虽然荆州地势较平坦(但有水网),转运相对方便,但长期征战之下粮储备量不大,撑不了多久,到时候还得征用益州运力。而千里运粮,消耗更是难以估量,根本就不用想安心发展了。
或许,独孤彻当时的想法才是可能解?似乎也不对。长安长安,长治久安,只要司马懿不犯浑,季汉偏师出击,根本造不成威胁。而曹彰决心经略荆宛,没点大动静,想调动中原魏军回援,亦不过是痴心妄想。
阳谋,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