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恭喜父皇。”
手下得大臣们也都恭喜着我们的洪武大帝,朱元璋虽然觉得自己一定能上榜,但看到排名的时候,依然兴奋。
【要讲到朱元璋,就必须将他所生活的环境。由于当初蒙古建国,国号为“元”,汉人的地位一落千丈。元朝将人分成三六九等,而汉人就是那低人一等的人】
嬴政:“混帐!这后世都是废物,连自己的家门口都守不住,让人在自己家建国,简直可恶。”
刘邦:“这是宋朝之后的朝代吧!这就没有一个人反抗吗?”
刘彻:“汉人低人一等,他们哪来的能力说这种话。这蒙古是哪的,现在有这个地方吗?”
“启禀陛下,根据记录来说,并没有,有可能是后世建立的。”
刘彻听着也冷静下来了,毕竟几千年过去,权力更迭。有可能是草原那边又建立了什么新的政权。不过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打匈奴的想法,否则我大汉将会受如此屈辱!
刘恒也很气愤,想骂人,不过忍住了。然后他就发现这天幕说的是汉人,那这个汉人指的是.......
小主,
【由于汉人地位地下,灾年不断,所以百姓一直都在死亡线上挣扎。朱元璋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由于灾年,他的父亲、大哥、母亲先后去世,他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只能各自逃生。
朱元璋为了活命便只能去当和尚,不过他当和尚的日子也很短。由于当地出现饥荒,朱元璋也只能离开寺庙去流浪,到处乞讨。直到三年后,才又回到了寺庙,而这一段经历也深深地影响着他】
刘邦:“这朱元璋比朕还惨。”
【这样困难的日子,百姓活都活不下了,只能揭竿起义,短短数月,起义者众多。其中有以明王韩山童为主的“红巾军”,而“红巾军”有一位将领叫郭子兴,当时当25岁的朱元璋就是接受小伙伴汤和的建议,前往投奔了郭子兴。
而在朱元璋加入他们后,朱元璋表现除了他超凡的能力。他作战勇敢、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也身先士卒,对于郭子兴也非常忠心。得到的赏赐也会分给与他一起打仗的兄弟们,所以朱元璋在军队中名声很高,深受郭子兴的喜爱,郭子兴甚至还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可见对其有多看重
不过由于红巾军内部的斗争导致郭子兴被排挤,甚至还绑架郭子兴,试图杀死他,最后却被朱元璋救回,从而使郭子兴对其更加信任。
但是也由于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所以朱元璋只能另外再想办法。他打算回乡募兵,他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纷纷前来投靠。
但是由于上司被排挤,朱元璋他们也很难做出什么成绩。但是也是因为朱元璋不会将这些赏赐给郭子兴,导致郭子兴与其生了间隙,甚至多次想害死朱元璋,最后在妻子马氏的帮助下才得以幸免遇难。
这一遭遇也让朱元璋意识到郭子兴此人也不靠谱,他只能想办法自己单干。于是朱元璋带着他的心腹南略定远,在这途中有招募到了大量民兵,其中便有李善长。
并且在朱元璋刚打下滁州多久,郭子兴由于受到了排挤,只能来到滁州。而朱元璋便立即交出兵权,让郭子兴来统领军队。
不过没多久后郭子兴便病逝了,由于这些军队都是朱元璋招募的,所以朱元璋成为了这支军队实际上的领头人】
刘邦“所以,皇帝都怕功高盖主,将领能力太强,是会威胁到皇帝的。”
李渊看向他的二儿子,李世民也立马回望过去。不过,双方都没有说话。
【朱元璋在浙西之地6年,奉行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迅速秘密扩张自己的实力。朱元璋以应天为自己的根据地,想要对付周边的敌人,比如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人。
其中势力最强的则是陈友谅,陈友谅为了彻底解决朱元璋,意图联合张士诚攻打应天。不过却被朱元璋反伏击,导致陈友谅军队的巨舰进入了较狭窄的新河,无法进行有利的水战,只能仓促登陆,这一次陈友谅大败。
在至正二十三年(即1363年)四月的时候,陈友谅军队又乘着朱元璋军队救援安丰,无暇顾及的时候,率大军六十万进攻南昌。但被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郑愈坚守了三个月,导致进攻不成功。而后朱元璋亲自率水军20万救援,在陈友谅知道朱元璋来了之后,立马向东出鄱阳湖,不过他们却在康郎山湖面遭遇相遇,在此展开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