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四名

此战极为激烈,朱元璋利用陈友谅船舰过大,首尾相连,不利进退的情况,将己方舰船分成各个小队,使用火器、弓弩对战。尤其是吹海风的时候,朱元璋军队直接火攻,导致陈友谅军队死伤惨重。

这场战争打了一个多月,陈友谅缺粮被困,只能想办法突围,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战败而亡。

鄱阳湖之战是继赤壁之战后的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秦朝

嬴政“这也是个人才,水战以少胜多,朕很欣赏他。”

唐朝李渊时期

李渊:“此人确实能力不错,难怪能从乞丐成为皇帝。”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这朱元璋用兵能力不俗,这场以少胜多的战争确实让人感慨良多。等天幕结束,众卿可与朕一起再仔细看看。”

长孙无忌:“这朱元璋能在乱世称王,能力定然不俗,陛下对他很是感兴趣?”

李世民:“朕欣赏他,而且他能根据实际情况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令人佩服。”

【而后开始对付张士诚,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五月,朱元璋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随着杭州、湖州等地投靠,平江成为孤城。而张士诚及其部下也是极其贪图享乐之人,甚至他的弟弟在平江被围困的最后一天,在城头督战的时候,都还坐在银椅上饮酒,你就说离谱不离谱。】

嬴政“奇葩”

刘邦“离谱,这人是嫌活得不耐烦了吗?”

李世民“这种人怎么还能苟且偷生那么久。”

小主,

【结果显而易见,张士诚战败,同年朱元璋又歼灭方国珍。

随后,朱元璋于1367年建年号为\"吴元年\",决定征讨北方,消灭元朝,从而一统中国。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并且命令宋濂起草《谕中原檄》,核心内容则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希望北方的人民一起来抵抗元朝。

至正二十七(即1367年)十月甲子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在战争的过程中,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改元“洪武”。而朱元璋的大军也一路北上,消灭了元朝近百年的统治,使中原再次回到汉人的统治之下,同时收回了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

嬴政“干得好!还有燕云十六州是哪,竟然丢失了四百年,到底哪个不靠谱的人干的。”

刘彻“这种人排在第四名实至名归,不知他的其他方面还有什么成就。”

【朱元璋登基后同样选择休养生息的政策,免税三年,轻徭薄赋,同时朱元璋还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

洪武三年(即1370年),朱元璋下令设科取士,不过明朝的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主要是重形式,而不看士人书写的具体内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士人的思想,其危害不亚于焚书的危害】

刘邦“竟然如此压制,那这教出来的有何能力能为朝廷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