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这话似曾相识。”“别侮辱我的诸葛丞相!”“确定说这话他不会真的取而代之吗?桓温野心可不小。”
由于这份遗诏分量太重,桓温完全可以凭借此遗诏而篡晋自立,这可不是其他人愿意看到的。
因此,太原王氏的侍中王坦之当着简文帝的面直接撕毁了这封诏书,简文帝无奈只能将其改成:“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第二天才驾崩。
弹幕“还好,是在改了诏书之后才死。”“我就说,桓温怎么能忍住不篡位。”】
【孝武帝司马曜年幼,继位时年仅十一岁,谢安与王坦之竭尽辅佐。同年三月,桓温病重,但仍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之礼。
谢安、王坦之见桓温病重,以吏部郎袁宏所撰锡文不好为由命其修改,借此拖延。这一拖就是十多天,等到桓温死了都还没写好,如此,加九锡之礼之事便不了了之了。
桓温虽死,但桓家依然掌握着东晋的军事大权。不过桓家的桓冲与他的兄长桓温不同,桓温对东晋王室有不臣之心,但桓冲却忠于王室,将处以死刑之事归还朝廷。
《晋书》记载:“初,温执权,大辟之罪皆自己决。冲既莅事,上疏以为生杀之重,古今所慎,凡诸死罪,先上,须报。”桓冲还是以国家为重。
小主,
当时的桓家掌握着荆、扬、豫、徐、江的军事大权,徐、扬两州则离都城最近,地位极重。
宁康三年(即公元375年),谢安与桓冲交谈,桓冲解任徐州刺史。
太元元年(即公元376年),谢安又让桓冲解任徐州刺史,当然都是利益交换,只是相比而言,桓家、桓冲牺牲更大。毕竟徐州、扬州地理位置就不是其他州能比的。
前秦在其君主苻坚的治理下日益强盛,统一北方后,苻坚仗着国家强悍的势力,想灭亡东晋,实现混一六合之志。
谢安看到了国家的弱势,便不顾他人议论,极力举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镇守广陵,他自己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
谢玄也不负所托,在广陵挑选良将,训练精锐,比如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及孙无终等,组成了战无不捷的“北府兵”。
弹幕“其实北府兵早就建立起来了。”“谢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成就大业。”“他们主要是流民,之前就一直在前往与胡人作战,能力强的一批。”
“苏峻之乱让朝廷知道了这群流民可不是好惹的。”“真不知道那些官员怎么那么自信,竟然认为他们能完全控制的了这群流民。”
“之后吃了大亏了吧。”“苏峻之乱,晋几亡矣,宗庙宫室,尽为灭烬。这就是教训!”】
【太元三年(即公元378年),前秦王苻坚进攻襄阳,襄阳守将朱序死守近一年。太元四年(即公元379年)二月襄阳城破,朱序被俘。
而就在两方打的难解难分的时候,前秦兖州刺史彭超派遣使者上书给苻坚:“晋沛郡太守戴逯以卒数千戍彭城,臣请率精锐五万攻之,愿更遣重将讨淮南诸城。”
于是苻坚任命他为都督东讨诸军事,节制伐晋大军,向淮南进攻东晋,又派遣其后将军俱难率右将军毛当、后禁毛盛、陵江邵保等步骑七万进攻淮阴、盱眙。
八月,前秦军队开始大举进攻淮南地区,而彭城对于东晋来说极为重要,若彭城被破,则会影响京都的安全。
于是朝廷急令建武将军、兖州刺史、监江北诸州军事的谢玄支援彭城,谢玄率领东莞太守高衡、后军将军何谦驻扎在泗口,招到前秦军队的阻挠。
谢玄想要偷偷地派遣使者告诉戴逯,让他知道救兵到了,却根本进不去。
当时前秦攻打彭城时,彭超将辎重放置于留城,谢玄便使诈扬声要派遣何谦等攻打留城。彭超听闻后,立即率军返回留城保护辎重。
戴逯则乘机率彭城之众出奔谢玄,一起退守广陵。虽然彭城最终被前秦拿下,但东晋的有生力量却没有受到多少损伤。
彭超又继续向南进军,苻坚的部将俱难、毛当从襄阳率军前来与其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