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田单

【弹幕“然后前秦快要被灭了。”"这是不是自找的。"“没那么快就亡国。”

“苻坚,这名字好熟悉。”“秦秦王,怎么不熟悉。”“不是,不是这个,应该是八卦。”“八卦,什么八卦,想听!爱听!”

“啊,我知道了,慕容冲和苻坚呗。”“对对对!就是这个。”】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八卦?什么八卦?说来听听。”

这种话可不只有刘邦说,看看弹幕上的内容,就知道多少人对此感兴趣了。

像天幕说的这种国家大事,普通老百姓或许没那么关注,听起来也不是很能理解,但这种八卦,似乎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但是天幕显然不会给他们仔细讲,弹幕更是无法详细说出来。

【为何会将谢安放入此系列,确实也是因为若没有淝水之战,若没有谢安,没有谢玄,没有他们建立起来的“北府军”,没有谢安在后方的统筹。面对前秦的军队,只怕就是另一个局面了,说谢安拯救了危险的东晋也没有说错。

然而也因为淝水之战的大胜,谢安声望达到顶峰,引起他人忌惮。谢安与孝武帝司马曜之间渐生嫌隙。

东晋是门阀政治,孝武帝司马曜与他的父亲和各位先祖一样,生活在士族的阴影下,没有哪一个皇帝愿意生活在臣子的威压之下。

所以孝武帝司马曜在前秦南侵期间就已经在想办法分谢安的权,只是淝水之战的大获全胜,让谢安的声望达到顶峰,陈郡谢氏之人已经到了功高不赏的窘境。

谢安进位太保,都督扬、江、徐、兖等15州军事,掌握着东晋的军政大权;他的弟弟谢石以功迁中军将军、尚书令,进封南康郡公,掌握朝政中枢。

太原王氏的王国宝等人便以“谗谀之计”离间孝武帝司马曜与谢安的关系。

谢安不愿争权夺利,于是作出让步,于太元九年(即公元384年)八月自请北征,第二年四月,谢安自请出镇广陵的步丘,建筑新城来避祸。

孝武帝的胞弟琅邪王司马道子顺理成章地成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

八月二十二日,谢安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岁。

孝武帝闻讯后,在朝堂里哭吊三天,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套,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追赠太傅,谥号“文靖”,追封为庐陵郡公。

谢安就是整个谢家不可磨灭的一个标志,谢石、谢琰、谢玄均封公,彰显着谢氏的

是谢尚以后地位最高、名声最重的一人,实际上也是整个家族的标志的地位。

谢安是民士,他前半生过着自己梦想的闲适的隐居生活,后半生“东山再起”,扛起了东晋大旗,而且他不会因为自己士族的身份,无节制地为家族谋福利,而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先,让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东晋王室的利益。

千百年来,谢安一直被人所景仰,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弹幕“魏晋时期那个风气,实在受不了,但魏晋的有些民士就是值得人敬仰。”“敲重点,有些!”“居然不叠甲,差评。”

“其实说道谢姓,我第一反应是谢道韫。”“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她。”“谢氏这个时候人才真多,谢安、谢石、谢玄、谢琰在淝水之战中都没有很给力。”】

秦朝

嬴政:“以八万之众,胜百万之师,可惜不能为朕所用。”

所谓大将无能,累死三军,一个好的将帅多么重要没有人不知道。在谢安之前的朝代,多少人为之心动。

而随着谢安的讲解结束,天幕没有给任何的反应时间,很快播放了下一位。而这一位,对史事了解的没有任何人有任何的意见,这位可是重量级,完完全全符合天幕的主题。

这时天幕慢慢出现了《扶大厦之将倾的臣子们》第四位——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