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听到这里一下子站了起来,对刘禅一拱手道:
“陛下真是天才,几句话就解释清楚钢铁的属性,臣一直对这个问题比较模糊,答案就在面前但伸手又抓不住。”
“您的几句话让我抓到了冶铁的关键点。”
“老臣会按照陛下的指导,改进工艺,通过控制铁水里的炭的多少来制造不同性质的钢铁。”
在场的人都被诸葛亮的话震撼了,孔明称陛下是天才,说明皇帝的水平比孔明还高。
大臣们听了刚才君臣的奏对,虽然那些技术上都听不懂,但是从皇帝的言词和诸葛亮的反应来看,皇帝不但对政治、军事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在生产上也能作出微观的具体指导。
不仅是天才,还是全才。
刘禅又建议诸葛亮,要培养识字的工匠,让他们把生产的过程都记录下来整理成操作规范,这样能大幅提高每一炉铁水的稳定性。
诸葛亮绝顶聪明,在刘禅的点拨之下,立即就想明白了用文字记录,再形成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巨大作用。
“陛下太伟大了,以前徐庶说我是月亮他是萤火虫,现在我感觉陛下是月亮我才是萤火虫。”
诸葛亮彻底服了,心里暗想。
。。。。。。
孟光上气不接下气地进了御书房,看见参会的都是朝廷重臣,就连司空也来了,知道必是极重要的会议。
李严向孟光介绍了之前的会议内容,让孟光估算一下工程兵的开支。
孟光两眼微闭,大脑里的虚拟算盘噼里啪啦拨打了一阵,得出了粗略的数字:
“陛下,一万工程兵就是一万军队,一年的花费就是一百万石。”
“这一百万的军费是已经拨给部队了的,那现在需要追加的就是修路的工程费用。”
“一般来说,这部分主要就是购买各种铁器工具,牲畜,建高炉冶炼铺路的粘土,煤炭、木炭燃料等等。”
“以我的经验,这一部分一年也要花费一百万。”
刘禅听了心里默算,也就是说修路的建设成本和人力成本是各占一半。
现在人力成本已经支付了,就差一百万的建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