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再活五百年

“后来的隆庆皇帝励精图治,让明朝走向正轨。”

“1567年,嘉靖皇帝第三子朱载垕登基,改年号为隆庆。”

“隆庆皇帝性格宽厚,在政治上积极改革明朝嘉靖后期的弊政,在高拱的帮助下大刀阔斧的展开反腐败工作,还遏制土地兼并,缓和国内矛盾。”

“在经济上,隆庆皇帝实施开关贸易,发展商品经济,让明朝后期出现了商品经济的萌芽。”

“在军事上,隆庆重用戚继光镇守北方,还加强东南沿海的防御。”

“朱载垕在位虽然6年,却给明朝万历皇帝留下了极其大好的形势。”

“1572年,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打败高拱执掌大权并继续改革,明朝在张居正去世前有了恢复盛世的迹象。”

“但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以及万历对张居正彻底的清算和后期长达28年的不上朝,导致朝堂党争严重,各个部门官员缺额严重。”

“万历的怠政已经让明帝国内部千疮百孔,为明朝灭亡埋下了定时炸弹。”

“万历皇帝驾崩后,经历了一月天子泰昌的短暂执政,天启朱由校成为明朝的新君主。”

“天启在位前期还利用部分文官勤于政事。但执政后期,随着魏忠贤势力的崛起,天启皇帝亲手让明朝进入政治上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

“魏忠贤打压异己,迫害东林党左光斗、杨涟等官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全国上下只准歌颂魏忠贤,不允许提出异议,违者就被魏忠贤关入东厂大牢迫害致死。”

“天启皇帝驾崩后,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登基。”

“崇祯皇帝上台后铲除魏忠贤一党,大快人心,但由于万历和天启给崇祯留下的烂摊子实在难以弥补!”

“再加上崇祯的执政能力不如朱见深和朱载垕等帝王,以及崇祯性格的刚愎自用,明王朝在崇祯这里走向了终结。”

刘强感慨道:“在崇祯执政的那十七年,那真是个可悲可叹的时代啊!”

“崇祯帝也算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勤政节俭的皇帝了,他于18岁接手其兄朱由校的皇位,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一心想把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光复强大,然而此时的国家已是内忧外患、积难重重,像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不是几味汤药就可以挽救的了。”

“究其根本原因大概就是,天灾,瘟疫,民变,外侵,君臣离心,还有最后的穷!”

“那就先说说天灾!”

“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里,中国北方蝗灾旱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饥民饿死者无数!”

“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尤其在陕西,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

“再来说说瘟疫!”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因为死的人太多,每年都有人感染瘟疫!

“就在崇祯十三年,河北地区爆发了严重的鼠疫,那时被百姓称为疙瘩瘟!”

“由于当时医学条件限制,再加上旱灾、蝗灾,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瘟疫便蔓延扩散到北京、山西、陕西等地!”

“瘟疫传染,人死八九,到崇祯十七年秋,累计死亡民众达千万人以上!”

“关于民变,那就更好理解了!”

“从崇祯元年起,在旱灾、蝗灾和官府的压榨下,陕西等地终于爆发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高迎祥为起义军领袖的第一代闯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起义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转战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地。”

“至崇祯八年,全大明势力强大的起义军已发展至十三家七十二营,他们在河南荥阳集会,并攻下了南直隶凤阳,甚至还挖掘了朱家的祖陵。”

刘强看着对面的老朱,此刻的老朱神经已经大条到麻木了!就算听到再劲爆的消息,也不能使他动容分毫!

“高迎祥死后,李自成继续称闯王!转战四川、甘肃、陕西一带。”

“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于西安称帝,国号“大顺”,三月直逼京城,声势浩大!”

“再说外侵!”

“从万历十六年开始,盘踞在东北的后金就不断南下,侵犯明朝边疆。”

“抚顺,沈阳,辽阳,相继沦陷!”

“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

“广宁之役,明军大败!”

“先是后金统领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公开起兵反明!”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进攻宁远被袁崇焕重伤后死亡!”

“继任的皇太极,在1636年于沈阳称帝,并改国号为清。继续南下攻明!”

“不过,数次都被蓟辽总督袁崇焕打败!”

“崇祯三年,袁崇焕遭反间计被崇祯凌迟处死!”

“到崇祯十六年时,皇太极用十余年时间,逐渐统一了明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区!”

“其中包括内蒙古、东北、北至外兴安岭以北、西起贝加尔湖、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间的疆域。”

“自此皇太极再无无后顾之忧,开始对明朝的江山虎视眈眈、伺机夺取。”

“至于君臣离心,那就更让人无奈了!”

“崇祯多次与大臣商量改革之策,“焦于求治,刻于理财,渴于用人,骤于行法!”

“然朝政大权被强大的文官集团把持,往往朝令夕改,令出不行,崇祯实施的赈灾募捐和图变强国竟无人支持。”

“在李自成进攻北京时,他所倚重的太监杜勋投降、曹化淳也开广宁门投降,兵部尚书张缙彦开正阳门、太监王德化则引导李自成从德胜门入!”

“他所等待的四支卫京军队(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也迟迟未到!”

“崇祯帝登上钟楼,鸣钟召集百官,但无一人前来,此时的崇祯帝万念俱灰,悲叹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

“再说说最后的穷!”

”崇祯皇帝即位后,面对旱灾和蝗灾引发的饥民灾害,他带头把宫中的金银器皿拿出来变卖应急,并号召百官捐钱捐物!”

“他事必躬亲,昼夜不息,励精图治,史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

“比起他的祖辈神宗朱翊钧二十多年不理朝政、父辈光宗朱常洛纵欲享乐、兄长熹宗朱由校专注木工来,可谓过之而无不及。”

“崇祯皇帝还节俭自律,连他自己的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换,他还不近女色,宫里从来没有宴乐之事”。

“崇祯十七年初,大明王朝已到了生死存亡前夕,李自成带领起义军向北京打来,一路所向披靡,离北京越来越近了!”

“形势危急,为筹集粮饷,从二月中旬起,崇祯皇帝就下达捐饷令,号召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文臣武将及地方缙绅富户捐款应急!”

“但是大多数人不过只捐了几百几十而已,纯属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