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日,北京城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崇祯帝派太监徐高到周皇后之父、国丈周奎家劝捐,先晋其爵为侯,然后开口让他捐10万两银子。”
“然而,周奎一听要捐钱,就如丧考妣,并说,“老臣安得多金”,还说家里穷得只能买发霉的米吃,一口咬定只能捐1万两。”
徐高悲愤之下质问道:“老皇亲如此鄙吝,大势去矣,广蓄多产又有何益?”
“多次催迫之下,周奎捐了一万,崇祯觉得一万实在太少,让他再加一万两!”
“周奎便进宫向女儿求援,周皇后把自己多年积攒的五千两私房钱,交给父亲,并劝父亲要深明大义,为大臣们作出表率,挽救大明的江山社稷。”
“然而周奎却又从中扣了2000两,只拿3000两作为捐款交给崇祯。”
“曾经的状元,当时的内阁首辅魏藻德为保住其家财,率先表示家无余财,反对崇祯征饷。”
“其他的官吏更是一个个装穷叫苦,有的在住房门上大书此房急卖!”
“还有的装模作样,把古董玉器拿到市上出售。”
“据统计,崇祯在最后关头所倡导的捐银助饷,仅募得区区二十万两。”
“捐饷令响应者寥寥,崇祯只好改以实物代替现钱,让前三门一带富商豪门给前线供应粮草,或给士兵家属提供口粮,以为较易实行,但是同样被消极对待,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京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于煤山寿皇亭一棵歪脖子树上上吊自杀,时年35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死时以发覆面,白夹蓝袍白细裤,一足跣,一足有绫袜!”
“蓝袍上血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李自成进京后,向明朝官吏追赃拷饷,周奎根本不用拷打,果断献出家财52万两银子,其它珍宝折合银子2万两!”
“据统计,李自成通过拷饷,从明朝勋戚、内监、百官,总共搜刮到7000万两,这与崇祯只募得20万比起来,真是让人无语至极!”
“崇祯皇帝死后,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最终也没等来陛下的开拔军饷!此刻他已经做了投靠清朝的准备!”
“李自成大顺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占了北京,明朝灭亡。”
“清朝统治阶层闻此巨变后, 立刻商讨应对策略。”
“多尔衮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毅然下令进军关内。”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与吴三桂激战于山海关,多尔衮率清军突然参战,大顺军猝不及防,战败退回北京。”
“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迅速进入关内。”
“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向陕西撤退。”
“清朝廷迁都北京后,清军南下消灭李自成、南明等政权势力,最终占据了这汉家的江山!”
“大清朝给这个国家并没有带来更好的发展,而是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刘强看着三人道:“只不过,那又是下一段历史了!”
“其中有意思的是,大清帝国的国祚也是276年!”
刘强讲到这里停了下来,御书房里此刻变得静悄悄!
“小子,忘忧草带了没?”
老朱突然说出的这句话,可把刘强给整不会了!
“陛下,您怎么也……?”
老朱看了一眼身旁的刘伯温,吐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
“哎……!”
刘强算是明白了,肯定是这个老家伙臭显摆了!
伸手入怀,掏出一包华子,一支画着火辣女郎的打火机,分别给老朱和刘老头一人递上一根!
朱标刚想伸手也接一根,老朱却板起了脸!
“父皇,儿臣听了先生这番话,感觉真是人生无常啊!”
“特别需要一根忘忧草,来慰藉一下心里的烦忧!”
“呵呵!陛下,男人不抽烟,白来世上走一圈!太子想抽,就让他抽呗!”
“哼!”
刘强给三人都点上,一时间屋里烟雾弥漫!
只见三人闭上眼睛,享受这难得的一刻,消化着未来那些沧桑巨变!
刘强走到窗边打开窗户,看向外面安静又空旷的庭院,脑中思绪渐渐飘远!
开口唱起了一首应景的歌!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做人一地肝胆,
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刘强唱完转过身,看到三人正泪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