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官家,如今彭帅是朝廷官员,不可能一辈子任职山东,以他的功绩迟早是要入枢密院的,届时又有谁人来统领山东北军呢,彭家子侄?还是庸俗之将?杜虞候有这个本事,官家不必担心。”崔与之要做的就是给彭义斌转换思维,他现在是朝廷正四品的开国伯,日后有可能成为侯爷,国公,乃至死后封王,不再是一介草寇,既然是宋军将帅任职也不可能在山东一地,倘若如此,山东的大宋旗还有什么意义?
“此事朕还是希望彭卿自己提出,要不……”赵昀对山东局势没有十足把握,觉得时机尚早。
“官家不可再迟疑了,越等下去,对彭帅,对朝廷都不利。”崔与之近来很少谏言,对于政事也交由枢密院处理,此次他却态度强硬。
“也罢,那就拟,拔杜杲为上骑都尉,枢密院都承旨,出任山东制置司副使,协领山东马军。”赵昀正坐道。
“官家,那刘虞候呢?”
“暂留禁军。”
“只怕不妥,余都统一走,兰州无人,恐阔端前来生事,也惧郭虾蟆不听调配,需要有一得力将军镇守河关一线。”郑清之身份所致,不得已而出头。
“哼!王坚不可吗?江万载不行吗?”
众臣无言,站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身后都代表了一股势力,有些话无关喜厌,只在立场。对于家国大事所有人都可以一直向外,但在内有各方面的压力让他们说这些话,来自于内庭,来自于外朝,甚至来自于民间,来自于日后。
“呼!罢了罢了,拟!拔刘整为骁骑尉,枢密院副承旨,临洮路都统。”赵昀现在还依稀记得全绩说过的一句话:千山看尽世间忠良繁硕至极。
“刘都统既领临洮军,那曹家三兄弟、高知州又该作何安排?请官家示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家三兄弟,唯曹友闻可堪大用,至于另外两人冶军不过万,冶政不过县。”郑清之再道。
“拟!高稼卸去原职,任甘陕制置司副使。江海同列副使,节制甘陕兵马。曹友闻拔起居郎、凤翔路都统制、凤翔知府,曹氏兄弟暂列府下幕僚。”
“官家,那鄂州军该当如何?”
“并入忠顺军,王坚、江万载也归孟珙帐下,拔孟珙为轻车都尉、京湖制置副使、忠顺军都统,节制京湖荆襄诸军!”赵昀抬眼扫视了一圈众人,心中暗自得意:总算是生效了,一场泼天大胜逐步把武人提拔到封疆大吏的位置。
之后,赵昀君臣又细细讨论了几人的任免,尽可能把这场封赏做得公平些。
值此刻只剩下一人,那就是主帅全绩。
“无关痛痒的人就到此为止吧,说说吧!再不提朕都要睡着了。”赵昀自嘲道。
众臣哄堂一笑,但又很快沉寂下来,如何封?封什么?众人心中已经想了无数个答案,但无一都自觉单薄。
那可是全绩呀!用了十年光景带着大宋军旅打出军魂的人物,亦或者说全冶功这三个字就是此刻大宋的军魂。
“你们不说,朕来提……如何?”
“官家圣明。”谁人反驳?如何反驳?也就这样吧。
“然也,立即拟旨,通告天下!”赵昀忽而起身,神色万丈:十二年前小桥渡头之约今朝见了分晓,一路坎坷不忘初心,这十二年若不是全绩的殷勤,也没有赵昀的今日。
“臣等告退。”
众臣即走,赵昀背立于龙椅之前,不知何时泪湿襟,亦无法与他人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