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侍郎,事情是这样的。”谢礼见沈煜主动跟他问起铁球实验的事,自然是毫无保留地说了一遍。他既然回到镇国侯府拜访,自然对侯府众人的身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最重要的是,他也不是一般的夫子,毕竟明伦书院也曾辉煌过,在读书人心里还是有一定的名声的。
眼见沈煜的无心之举替他暂时解了围,沈煜终于寻到了机会,来到沈泓面前,哭丧着脸,很是委屈地小声道:“爹,您刚才也不出声帮帮孩儿,那位宁夫子的脾气真是太难捉摸了。”
沈泓自顾自地喝了一口茶,也很委屈地道:“熠儿,不是爹不帮你,爹也是有心无力啊。你知道的,爹是个武将,你们说的又是读书人的事,爹也插不上嘴。行了,你陪着他们聊吧,爹走了,省得在这里尴尬。对了,你可要上点心,那位谢院长可不一般,千万不能失了礼数。”说罢,沈泓跟谢礼客套了两句,谎称还有些私事要处理,然后头也不地的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谢礼回了一礼,说了句“侯爷慢走”,又继续跟沈煜说关于铁球实验的事。经过他绘声绘色的描述,沈煜似乎也看到了易风在同安县观星台进行铁球实验的画面,这令他甚为激动。
“沈侍郎,人常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话果然是不错的。老夫自以为读书无数,早已认清了天下事。可是,在这件事上,老夫的认识确实是大错特错了。”谢礼深刻反思道,“老夫清楚地记得,易风在做完铁球实验,证明了他所说的‘在同样的高度下,将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扔下,两个铁球会同时落地’的结论后,全书院的夫子和学生都愣在了当场,包括老夫在内。大概我们从没有想到,一个小孩子的见识会比我们这些自认为读了多年书的老头子还要广。这也提醒了老夫,做人做学问都不可自以为是、盲目自大。沈侍郎以为然否?”
聪慧如沈煜又岂能不懂谢礼此话的言外之意,当即躬身施礼道:“谢院长,在下受教了!”
“老夫不敢言教,只是有感而发。”谢礼道,“沈侍郎,请恕老夫多嘴,令弟才华超群,若能入朝为官,定能匡扶社稷、造福百姓。当然,人各有志,老夫也不是非要强迫他去做官,只是希望令弟能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至少不要辜负他这一身才学。”
“在下明白,会与舍弟细细商谈的。”沈煜道。对于沈熠是否要入朝为官,他之前已经与沈泓和沈熠谈过很多次了。但不知为何,这两人都表示拒绝,甚至连赵真也没有这个想法。如今又听谢礼说到这件事,他虽然觉得希望很渺茫,但还是想再尝试一下。
这时,芸儿拿来了文房四宝,沈熠知道躲不过去,故而也不啰唆,直接开始默写《师说》,谢礼、宁延和沈煜则在一边默念。三人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只读了一遍便认识到了这篇文章的意义和价值。彼此互视了一眼,又扫了一眼“香饽饽”沈熠,心里也都各自有了新的盘算。
“三弟,这篇文章对于我朝目前的文坛而言,实在是一剂良药。”沈煜率先道,“二哥虽然不知道文章面提到的人物都是谁,有哪些成就,但他们既然能出现在这样一篇奇文当中,必定是当时的文坛巨匠。三弟,方便的话,不妨为二哥介绍一番,也让我瞻仰一下前人风采。”
谢礼也很是认可沈煜的话,连连点头道:“是啊,沈爵爷,老夫也对这些人好奇得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