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康州府迷局

听到赵真这略显“无耻”的话,又听到赵真以“沈卿”来提点他,沈熠除了感恩戴德地领旨外,还能说什么。于是,在赵真信心满满地眼神注视下,沈熠谄媚地道:“臣领旨谢恩!不过,陛下,还请您稍加一点一二,让臣有个调查的方向,这个请求总可以吧!”

“那是自然,朕也不想看到你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万一打草惊蛇,那可就有些麻烦了。”赵真将一本册子丢给沈熠,沉声道,“这是驻康州府影龙卫的奏报,你先看看吧。”

沈熠打开奏报,开始细细地读了起来。这封奏报是由驻康州府影龙卫指挥使应湛呈奏的,说是自半年前开始,康州府陆续多了一大批奴隶,负责买卖这些奴隶的是一个名叫“青囊行”的牙行。起先应湛并未在意,直到有一次,他无意中发现这批奴隶中有不少孩童,而且不少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圣律》严禁买卖良籍之人,违者会施以重处。可青囊行却如此大张旗鼓,这不能不引起他的怀疑,于是决定深入调查。经过他不懈努力的调查,终于确认这批奴隶都是由京都府运来的良籍之人。

由于影龙卫并没有权力处置地方事务,应湛只能派亲信将奏报送往京都,请求朝廷决断。奇怪的是,他先后派了六名亲信送奏报,可这六名亲信却一个都没有回来,代替他们的反而是其他的影龙卫。最令他不解的是,这六名新来的影龙卫都带着行文雷同的密信。密信中说,朝廷已经知道了康州府的事,令他继续盯着青囊行,有情况即刻上奏朝廷,但不得擅自行事。

小主,

与此同时,应湛还发现,原康王府旧址不知何时起已经新建起了一间名叫“杏林堂”的药铺,而来自京都的“奴隶”却一直没有减少。直到上个月,杏林堂突然关门了,来自京都的“奴隶”也少了。这种明显的变化令应湛十分介意,于是,一天夜里,他潜入了杏林堂。

杏林堂建于原康王府旧址之上,占地面积极大,应湛费了好一番功夫,这才摸到了后院。只见后院防卫严密,说是五步一人,十步一岗也不夸张,这让身为影龙卫的应湛本能地觉得杏林堂有猫腻。正当他想进一步深入调查时,不慎碰到了隐藏的机关铜铃,吸引来了许多人。情急之下,他只好借着夜色的掩护,凭着自身的轻功身法,有惊无险地撤出了杏林堂。

经过此事,应湛意识到杏林堂必定隐藏着一个大阴谋,于是,他冒着被革职的风险私自回京,决定亲自向朝廷呈奏这些事,这才有了沈熠手里的这封奏报。

沈熠默默地合上奏报,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但在赵真未明确表态之前,他也不会多说什么,于是道:“陛下让臣去康州府,可是要臣去查一下这个杏林堂究竟在做什么?”

“正是!”赵真点了点头,严肃地道,“此前同安县那个博古行买卖良籍之人的事你也清楚,朕也派了三法司专门查办此案。可是,案子查了这么久,还是没能查到幕后主使是谁,这也成了朕心中的一个疙瘩。正好康州府多出来了一大批被贩卖的良籍之人,朕觉得这两者之间多半有些牵连。而且,据应湛的回复,康州知府廖笠对于此事的态度隐晦不明,朕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查查这个廖笠是否有不臣之举。当年的康王之乱是他最先发现的,原康王府的罪人也是由他一手处置的,按说朕不该怀疑他的。可你也看到应湛的奏报了,如今杏林堂都建到了原康王府的旧址上,但他却没有向朕禀告这些事,这属实是不合情理。”

“臣明白了。”沈熠将奏报还给赵真,沉吟道,“陛下,臣还有一个问题,请陛下解惑。”

“说吧。”赵真饶有兴趣地道。自从收到应湛的奏报后,他就在犹豫该派什么人去调查这些事。廖笠已经在他的怀疑中了,自然不能负责此事;若是派御史或钦差去,必定会引起骚动,万一打草惊蛇就不好了;至于影龙卫,那更是不可能的事。且不说影龙卫自成立之初就无权干涉地方行政,况且影龙卫内部如今也有了问题,更不可能派他们去了。而就在这时,他意外听到了赵云溪准备与沈熠一同去云州府祭拜云昭训的事,心里当时就有了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