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分析局面

片刻之后,赵真也回过神来了,叮嘱道:“此次南下,朕会派给你一支禁卫,路上保护你的安全。朕知道你的身边有道宗的各位高手,但廖笠如果真有问题,光凭这些高手也无能为力。因此,朕会再给你一枚兵符,到时候万一真的发生了什么意外,你可以就地调动康州折冲府的府兵。康州府的折冲都尉名叫‘赵廉’,是难得一见的有些真本事在身的皇族子弟,关键时候,或许能帮到你。同时,朕会让应湛与你同行。康州府的事,他了解得相对更清楚一些。到了康州府之后,他应该也能帮到你。朕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些了,你若是还有其他的需求,现在就提出来,只要能顺利完成这次的任务,不管你提什么需求,朕都可以答应你。”

“回陛下,臣没什么需求了。”沈熠恭敬地道。认识赵真这么长时间以来,今天是他们相处得最融洽的时候。或许是被赵真的人格魅力影响到了吧,导致他竟有种心甘情愿的感觉。

“那好。今天时间也不早了,朕要与你说的也说完了。你要是没有其他事,就先回去吧!”赵真欣慰地笑道,“至于朕答应你的封赏,明天会由内侍省送到镇国侯府去,朕可不会赖你。”

“臣多谢陛下,臣告退!”沈熠施了一礼,正要离开时,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从怀中掏出那枚金令箭,躬身道,“陛下,臣还真有一件事忘了说了,这枚金令箭您还是收回去吧。金令箭代表的意义非同凡响,若是让臣这样随意使用,时间长了的话,一定会影响到金令箭该有的威严的。对于朝廷而言,这也不是一件好事。”

赵真闻言有些犹豫。坦白来讲,沈熠说得确有道理。但君无戏言,他也不好这样收回来。想了片刻,他让郑霆拿来一枚金牌,递给沈熠道:“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以后,这枚金令箭能少用就少用吧。当然,为了方便你能随时进宫为朕办事,朕就赐你这枚金牌,你且收好了。”

沈熠恭敬地接过金牌,只见正面是一个大大的“令”字,字体很像小篆;背面则是四个小字——如朕亲临,字体是沈熠很熟悉的楷书。偷偷地掂了掂份量,他便知道这不是纯金的。与赵云溪生日时玄封所送的那两颗金佛珠相比,这枚金牌的含金量怕是只有一成,看来赵真还真挺抠门的。但这些话只能在心里想想,嘴上可不敢这么说,于是他恭敬地道:“谢陛下!”

“行了,收起金令箭,这便退下吧,朕有些倦了!”赵真摆摆手道,“郑霆,送他出去!”

出了永安殿,沈熠跟郑霆又寒暄了两句,旁敲侧击地打听赵云溪的动静。当他得知秦暮岚今天带赵云溪去太庙祭拜了,要到晚上才能回来时,不免有些失落,意兴阑珊地离开了皇城。

回到梧桐院,沈熠当即给留守在同安县子爵府的玄封去了一封信,请求他帮忙审讯一下那个名叫“红叶”的女子,最好能问出博古行那个二东家的事来,好让他到了康州府之后能顺藤摸瓜。虽然当初已经收到了陶震与三法司的主官查到了那个二东家的消息,但通过今天与赵真的对话,他很确信陶震他们失败了,这让他对博古行背后那个真正的东家更感兴趣了。

安排好这些事后,沈熠带着芸儿来到了紫竹院,想要正式拜会一下谢礼。自从知道此人的真实身份后,他对这位明明有机会继续做官却甘愿教书育人的前任礼部尚书越发地尊重了。

一见到谢礼,沈熠就恭敬地拜了一拜,笑道:“晚辈见过谢老尚书,您骗得晚辈好苦啊。”

谢礼一脸从容,呵呵笑道:“是陛下告诉你的吧?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干嘛?老夫如今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明伦书院的教书先生。沈爵爷,你真的不愿加入明伦书院讲书吗?”

一听谢礼又提到了这件事,沈熠急忙道:“谢老尚书,当着家父与家兄的面,晚辈再与您细说一遍。一来,晚辈年龄尚浅,学问有限,实在担不起先生的职责;二来,晚辈确实是诸事缠身,没有时间和精力。实不相瞒,过几天,晚辈就要陪九公主去云州府祭拜云昭训了。这一来一回,或许已经到冬月了。到时候怕是连参加书院交流会都赶不上了,又哪来的时间去书院呢。您老若真是为了书院考虑,还是不要再提这件事了。当然,等晚辈回到同安县后,时间充裕的话,晚辈会与九公主一同拜访您与宁夫子的,到时还请您不吝赐教,您意下如何?”

“那当然好了,老夫欢迎之至!”谢礼也听出了沈熠的言外之意,抓着沈熠的手连声道。他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心,但毕竟已经得到了沈熠的允诺,与昨晚相比,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这时,沈泓有些担心地道:“熠儿,你刚才说要与九公主去云州府,陛下可知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