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羊州同文馆

这一任的羊州将军名叫常善,属镶红固山古伦族系塔塔拉氏,自从共治七年以来就一直担任羊州将军,在羊州的势力可以说是根深叶茂了。

此时的常善,正端坐在客厅,与同来的羊州知府一起等候荣安和“马佳烈”的到来。

“常将军,您看这事儿能成吗?这可不是个小数啊!”羊州知府智宝小心的问常善。

“成不成的,一会儿人家来了不就知道了嘛,”常善这样回答,智宝也就不说什么了。

“哎呀,荣某理当出府相迎,反倒请二位大人在此久候,实在是罪过,还请二位大人宽恕”一声爽朗的声音传来,果然是荣安到了,在他身侧,跟着一位清秀俊俏的小哥。

“荣先生客气了,这大热的天儿真要等你出府相迎,我们岂不是更遭罪?还是这客厅舒服,咱就别瞎讲究了。”常善见荣安来到,急忙起身拱手施礼。

常善这个态度,确实是很不寻常的,毕竟他是朝廷从一品大员,封疆大吏,而荣安不过是一个王府外放的管事,两人相差太悬殊了。在平时,荣安是很难见到常善的,即使见到,也都是遵着各自的礼节位份,荣安不敢逾矩,常善也不会放下架子。今天常善突然跟荣安这样亲切和平常,明显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常善跟荣安客套,并没有忽略一旁的塔尔玛,刚要发问,塔尔玛上前一步,按照古伦人的规矩,向常善施礼,并亮声道:“卑职马佳烈给将军大人请安。”

“原来你就是王爷信中所说的‘马佳烈’果然是后生可畏啊,好啊,好啊。”

大家分宾主落座,常善也是快人快语并不费话,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原来,羊州同文馆扩需要用钱。

一提起黛青同文馆,人们往往会想到京师的同文馆。但其实黛青的同文馆共有三处,京师同文馆只是其中一所,另外两所分别是沪上同文馆和羊州同文馆。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国内的所谓的贤人志士和书香门第,仍然将私塾和书院作为主要的教育途径,并将科举考试作为读书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的“正途”,唯有科举失败者,才会考虑其他途径。而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很自然的要将四书五经和八股文写作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同文馆在招收学生时,生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家道没落的下层士大夫,二是权贵中的纨绔子弟,很难招收到综合素质极高的学生。

京师同文馆在最初的招生时,来的几乎全是八旗子弟,沪上和羊州的情况同样如此。

但是羊州毕竟不像京师,京师的固山子弟大多很纨绔,也很保守,看不起所谓的“夷学”,羊州的固山子弟却素来有好学之风,而且因为经常接受洋人的事物,习以为常并不排斥。

但是,在师资方面,羊州同文包这的情况,却远不如京师和泸上。

京师同文馆曾经聘用过多位外教。先后共有五十余位夷人受聘担任外语和科学教习,又有三十二位黛青人受聘教习国文和算学。所涉及的学科包括语言、算学、格致、化学、天文和医学。外国教授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传教士,学历较高,其中甚至有八位博士。

沪上同文馆自开馆以后一直重视吉利文教学。吉利文教习一职先后共有十位,兰西文教习有十位,意志文教习二位,算学教习有六位。黛青国文教习则共有二十二位。

相比之下,羊州同文馆聘用的教师就太少了,历任吉利文教习九人,倭奴文、罗斯文、兰西文教习均只有一人,历任国文教习还算可以,有二十一人。

这种成绩,令武将出身却重视教育的常善非常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