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章 晋吴之战(下)

面对着晋军的分进合击,孙皓听从丞相张悌的建议,采取一一阻挡的策略。然而不久后,噩耗便相继传来,晋军势如破竹,江陵督伍延、丞相张悌、左将军沈莹等皆被斩杀,诸葛靓见大势已去,收集败兵数百逃回了江南。

与此同时,晋将王濬也率水兵从巴东顺流而下。早有探马报知吴人造铁索,沿江横截;又以铁锥置于水中为准备。王濬听后,哈哈大笑说:“吴人以为我是北方人,不会这铁链破解之法,孰不知我在这里练了这么多年水军,早已掌握了这铁链破解之法。”于是命人造数十个大筏,大筏上面绑上稻草人,每个稻草人都披甲执杖,插在大筏上面,接着顺水放下。

远处的吴兵望见,以为是活人,于是安置好暗锥,先行撤退。不料这些暗锥碰到了大筏,被大筏给提走。接着,王濬又命人准备大炬,长十余丈,大十余围,又用麻油灌溉,一遇铁索,就点燃大炬将其烧毁,没过多久铁链就断开。就这样王濬一路从大江上杀来,所到之处,没有一人阻挡。

各路败报如泉水般涌向建业皇宫。孙皓看得是心慌意乱,急忙命人去找宁随来商议。不料那人去到宁随府上时,宁随早已不见了踪影。孙皓顿时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众位大臣一起进宫询问说:“陛下,晋军攻破各地,不日即来,该当如何是好?”孙皓反问说:“各位爱卿可有什么好主意?”光禄勋薛莹献计说:“当务之急,首先是得稳定民心。因此,恳请陛下处决一人。”孙皓问:“是谁?”薛莹回答说:“岑昏!”孙皓听后,吃了一惊问:“为什么?”薛莹回答说:“臣在得知晋军大举进攻之后,为了防止晋军细作进城打探消息,特意拜托了守城长官,让其下令建业城只进不出。今早,那岑昏便想离开建业,被守城官兵抓住盘问。结果那岑昏一言不发就开打往城外跑,好在守城官兵及时拉起了吊桥,才没有让他走脱掉。如今他已经被抓捕,事情也已传遍全城,为了防止日后有人逃跑,还请陛下处决他,以镇民心。”孙皓早已惊慌失措,失口说:“既然这样,那就杀了他以向百姓谢罪吧。”薛莹得知后,立即下去办理。

却说宁随被抓捕进狱,不禁摇头叹息地想:“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早知如此,我就早点跑了,不至于现在这样被抓捕进狱。”这时,听得脚步声响,宁随回头望去,却是薛莹。宁随问:“孙皓怎么说?”薛莹回答说:“陛下已经下令,将你处死。”宁随哈哈一笑说:“都到了这时候了,还摆他皇帝的架子,不如趁早向晋军投降算了。”薛莹怒斥说:“住嘴,你怎敢侮辱陛下。”宁随说:“我怎么不敢了,你心里也明白。现在已经抵挡不住晋军了,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投降晋军;二是战死沙场。”薛莹摇摇头说:“不,还有一条路可走。”宁随问:“逃跑吗?可惜这一次和当初魏国伐汉的时候不同,各个地方都有晋军驻扎,想逃也逃不了。”薛莹摇头说:“不,不是逃跑,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宁随问:“什么意思?”薛莹回答说:“岑昏,你身为卫尉,带头逃跑,此事已经严重影响城内民心士气,为此需要借助你一样东西以镇住城内的士气民心。”宁随已经隐隐约约地猜到了,对薛莹问:“是我的头颅吧?”薛莹点了点头说:“不错。”宁随不禁哈哈大笑说:“晋灭吴已成定局,你再怎么做也没有用了。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侥幸胜利了,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荆州、广州失陷,交州被孤立,扬州也近乎一半地方沦陷,已经没有可能了。”薛莹摇头说:“你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杀你立威只是其中之一罢了,更重要的是引起吴人对晋军的一致仇视。”宁随不禁好奇地问:“你什么意思?”薛莹回答说:“你无需知道,你只要知道你死有余辜罢了。”说完,就命人堵住了宁随的嘴,将宁随带到了刑场上。

宁随出得狱来,只见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不禁自嘲地想:“这么大的太阳,那我死后岂不是尸体暴晒啊?哈哈,哈哈……” 不一会儿,来到了刑场上,跪在了刑场正中央。

这时,一众百姓早已围观过来观看热闹。只见薛莹就站在宁随的旁边,细数着宁随的几大罪状。其一是擅自逃跑,影响士气民心,这个自不必说;其二就是大兴土木,扰乱治安,使士众深受困苦;其三是为司马炎卖命,于数年前暗中刺杀了许多吴国大臣。此外,还有第五条第六条和第七条等,一共十条罪行,都是侵害了百姓利益,违法乱纪的事情。当然,这其中有许多都是薛莹临时杜撰的,特别是为司马炎卖命,于数年前暗中刺杀了许多吴国大臣的事情。虽然宁随的确是暗中刺杀了不少东吴大臣,不过也只是为了巩固孙皓的统治,为司马炎卖命一事纯属无稽之谈。

宁随一边听着薛莹数落自己的罪状,一边心想:“原来如此,这是要拿我开刀啊,不过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若是真的能以此激发东吴军民的士气,或许还真的有一战的可能,只不过我是看不到了。”想着,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口气。然而嘴巴被堵住,只能从鼻孔里出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这样,宁随静静地等待自己的死亡,往事如烟,像走马灯似的在自己脑海里一一闪过。宁随心有不甘,然而,不知怎地,却想起了范长生说过的话,不禁慢慢释然,心想:“上苍保佑,一定要让大汉兴复啊!”宁随正想着,刀斧手已经拿起大刀祭酒。刀斧手将一碗酒含在口里,喷洒在了大刀上,正好溅到了一旁的宁随。宁随的心里果然还是十分害怕,被这么一溅,吓了一跳,感觉有些瑟瑟发抖。不一会儿,宁随就清楚地感觉到刀子已经架在了脖子上。宁随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然而一点用也没有。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远处一匹快马赶来,大喊:“刀下留人!”薛莹看过去,是孙皓派来的使者,知道孙皓很有可能反悔了。薛莹心想:“这是最后反败为胜的机会了,可不能被阻止。”于是心一横,故意没有听见使者的喊叫,命令刀斧手砍人。刀斧手得令,一刀砍了下去,宁随顿时首颈分离……

岑昏的死,虽然暂时激发了东吴军民的士气,但是依旧没有改变目前的局面,晋军很快就直逼建业。孙皓大惊失色,连忙召集众人询问。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孙皓又采用了薛莹和胡冲的建议,分别派遣使节奉书信给王俊、司马伷、王浑,试图分化他们,结果还是失败了。

孙皓无计可施,见晋将王濬最先到达,于是听从胡冲的建议,向王濬投降。王濬接受孙皓的投降,并派人将孙皓一家送到晋都洛阳,东吴至此灭亡。

……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二十多年又过去了。当初的策略谋划,也到了一一实现的时候……

夏侯霸和柳隐来到了塞外,顺利地投身到了羌族部落之中,开始了长期地征战。然而没过多久,夏侯霸就病逝了,重担也交付到柳隐一人身上。另一边,马隆也通过自身的努力,投到了同乡好友兖州太守的门下。不多时,司马炎为了兴兵伐吴,特意下诏命令地方举贤,马隆因此被举荐了上去,不久升为司马督。之后,在柳隐的策划之下,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声势十分浩大。马隆眼见时机已到,向司马炎自荐前往讨伐。司马炎于是任命马隆为讨虏将军、武威太守。之后,马隆又顺利地与柳隐取得联系。接着,为了进一步取得司马炎的信任,方便今后就中取事,柳隐和马隆经过商议,决定由马隆击退占据着凉州的鲜卑军以获得司马炎的信任。然后,在柳隐的暗中帮助下,马隆也成功击退了凉州的鲜卑军并因此被司马炎加封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在这之后,为了消耗晋国国力,柳隐不断地鼓动着羌、胡、鲜卑等部落时不时地对晋国进行着骚扰。同时,马隆也故意大动干戈地进行着讨伐,一边给柳隐通风报信,一边假装打得不可开交,使得西北边境一时之间躁动不安,人口数量急剧减少,晋朝为此也是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人力去填补。

几年过去后,晋朝又发生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司马炎去世了。司马炎死后,他的嫡次子司马衷继位,成为晋国的第二任皇帝。司马衷为人痴傻,不谙世事,非常信任皇后贾南风。因此,贾后专权。不久后,开始迫害皇太后,废掉了取太后位,同时又杀死太宰司马亮,没过多久,又杀死皇太后在金墉城。皇太后死后,不久爆发了历史上着名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的同时,柳隐也抓住时机,鼓动匈奴和其他民族反叛。晋国顿时上下陷入了一片水深火热之中。与此同时,诸葛果也有书信传了过来,称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行动。柳隐于是将此事告知了马隆。二人于是连忙从中抽身,回到了成都朝真观。

回到了成都朝真观后,诸葛果和范长生二人早已等候多时。不多时,众人都已到齐。柳隐看了一遭,不见宁随和赵统的身影,于是先询问宁随的下落。诸葛果回答说:“据赵统的来信说,宁随去到东吴之后,化名岑昏,一直鼓动东吴伐晋,可惜没有成功,反而被晋国所灭,宁随估计也死在了晋灭吴的战争之中了吧。”柳隐又问:“那赵统呢?”诸葛果回答说:“赵统要统领南中军队,因此无暇抽身。”柳隐点了点头,不再问话。

诸葛果就无人说话,于是自己就发话说:“各位,晋国无道,各地爆发了叛乱,这是在三十年多前就已经注定了的事情。而现如今正是我等复国的大好时机。”众人一齐齐声欢呼。接着,诸葛果待众人安静过后,又说:“如今赵将军在南中也已准备就绪,时刻都在厉兵秣马,等待北伐,需派一人对其进行联络才行,不知道何人愿往?”话音刚落,王含站出来说:“交给我吧。”诸葛果点了点头说:“那就麻烦王将军转告赵将军,请他即刻出兵北上,会合李雄将军的军队,攻打成都。”王含领命,即刻出发。这时,柳隐又问:“眼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陛下已经去世多年,各位皇子们也都在洛阳,我们是不是该将皇子们解救回来?”诸葛果说:“此事先不着急,眼下我们未得寸土,还是等占据了益州之后再作打算。”柳隐又说:“那我们总得有个领头的人才行吧。”范长生这时搭话说:“此事我和诸葛道长已有结果,我们可先暂时推举李特为首领。”柳隐不解地问:“推举他,这是为何?”范长生回答说:“首先,我们反晋,得有自己的军队,虽然五斗米教人数众多,但是大都是些平常百姓,而赵统的南中军队又都是些蛮夷,战力都不算太强,相反李雄的手下都是正规军队,实力强劲,因此,我们必需要仰仗他才行。”柳隐听后,不再问话。诸葛果又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开始行动吧!”

之后,赵统率领南中军队北上,与李雄军队会合,共同拿下了成都。不久后,大汉再次建国,并封范长生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在范长生“休养生息,薄赋兴教”的劝导下,大汉再度繁荣昌盛了起来。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