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春带彩投了1张月票。)
猫冬在家这月余来,李十月那也是没闲着的。
她专门让李望明开了个班,给她和李秋天李夏天加石头开了个识字加算账的课。
石头算是搭头,一般李望明在讲着的时候,石头就打上盹了。
不过,重在参与么。
有时候,遇上二蛋娘和周兰花带着二蛋还有大壮小壮过来串门,李十月也喊着让他们坐下一块儿来听一听。
二蛋娘当时还很是不好意思的推辞道:“俺上哪儿能听得懂这个?怪丢人的。”
李十月却是对着二蛋娘说:“不过就是冬日里头没甚事干,我家二叔来年得去府城读书去了,我这才央求他用这冬日里头的时间给我们讲讲这字儿,再说说算账的事儿来的。
哪里有什么听得懂听不懂的?
婶子,这来年开春了,咱们那屋建起来,可得跟人算账的,文书也得写。
咱们先不说能不能自己个儿写文书,但少说得先能看得懂嘛,少说不能叫人诓骗了去不是?”
二蛋娘一听李十月这么说,心里就觉得李十月这话说的可太对了,和自家的银钱挂钩的事儿,那就不能马虎拒绝不学习了。
李望明也是个听劝了,李十月直接让他把大家伙儿常用的几种文书里头的字儿拿出来讲了,算账更是只要能教会大家会算百以内的数就得。
毕竟李十月当时和赵油家的赵有田可是说了,这招人做工,是能日结工钱的。
至少,来年开春了,知道这么些法子,给人发工钱那是尽够用了的。
后来,李望水、狗老三还有麻子、痦子他们那也都是跟着来听上几堂课了的。
这一冬开了课,李望明没少得大家伙儿的吃食,倒是弄得他有些不好意思了去。
在家猫冬的日子就是过得快,一眨眼就到了二月来了。
出了正月,这二月下旬的风仍旧像锋利的尖刀一般剌人脸。
李十月戴着皮帽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和石头坐在架子车前头赶车,车上坐着李母他们。
今日,他们一家子都要送李望明去府城里头的府学读书!
去年李十月和李秋天去三山县外的屯军所给刘潭送狍子的时候,就同他问好了,因着大隆朝大面上的内乱已平,又在与突厥的对战之中获得大捷,皇帝决定提前开科取士,其实也就是加一场恩科。
那么,李望明这不就有机会了么?
毕竟,他现在已经落户安东了。
如此,他要想参加这一次的科举,就得赶紧去府学录籍,才能有资格参加考试的。
其实,按理说,李望明不过就是个童生而已,该是就在县城里的县学先参加县试的;
这过了县试后,才该去府城参加府试。
可这不是之前时局太乱,县学里的教渝都被抽调去了各处做活去了,县学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如今,也就只得去府城府学读书了。
几人一路不停地赶车过了青松镇后就进了三山县,在三山县住了一晚上后,第二日又早早收拾好了赶车往府城去。
得亏这回出来是把家里的两匹马都给套了出来,要不然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赶到府城。
一路紧赶慢赶,只停了一次给马歇了小半个时辰,就又上了路。
就这,天黑之后,还是没赶到府城的城门。
哪怕就是二月了,可这时候夜里头的温度那也是能把手指头给冻掉的。
万万不可夜宿在外!
并且,李家这就是个架子车罢了,可不是带棚子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