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丁爱卿还是你会说话啊,能遇上你这样的大臣,我这皇帝做的真是舒心呢。”
丁谓被赵恒这样一夸,脸都红了,施礼说:“官家圣明,此情此景,微臣想赋诗一首,不知可否?”
赵恒笑着说:“请丁卿诵来。”
丁谓虽然狡诈油腻,爱拍马屁,擅长投机取巧,让众人鄙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丁谓此人不仅有能力,而且聪明。仅仅几分钟就能赋诗一首。
“此诗题目为:《赞官家与早饭之妙》, 皇帝圣明决策高, 赐咱早饭真叫好。 饱餐一顿精神妙, 脑子灵光办法找。 众人纷纷齐夸赞, 感恩皇恩乐陶陶。 有了早饭智慧涨, 前路光明任逍遥。”
大家面对丁谓这种人,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是面面相觑,保持沉默。
丁谓的老队友刘承珪见丁谓也表现了,也迫不及待了。
对赵恒施礼道:“臣也愿赋诗一首。”
可大家却对他没有了耐心。
范仲淹怒斥道:“哼!刘大人,你和丁大人这么擅长赋诗。何不吟诗一首,让那喀喇汗王朝从于阗退兵,停止东扩?”
刚正不阿的包拯也开怼刘承珪:“是啊,陈大人,官家叫我们来是解决时事的,不是吟诗作对,开酒会的。请你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
“你......”
刘承珪被包拯和范仲淹怼的是哑口无语。
赵恒见朝堂上还有包拯、范仲淹这样的铮臣,心中暗暗欣慰,即便是自己将来龙御归天了,有这帮大臣在,大宋的江山还能延续。
“包爱卿,范爱卿所言极是,我们还是抓紧时间讨论正事要紧。”
范仲淹施礼道:“那于阗国与我中原王朝,关系甚是紧密。于阗国地处西域要地,虽历经诸多变迁,却始终心向中原。其国时而朝贡,时而派使携礼来见,以表对朕与中原之倾慕,其国王甚至改姓李,以示对我朝之尊崇。于阗国受中原文化影响深远,官制、行政乃至文书等,皆有我朝之影。其佛教发展,亦因中原佛教经典传入而得以兴盛,且其歌舞之艺,亦风靡于中原。臣以为,喀喇汗王朝入侵于阗,我大宋若不作出反应,势必会让西域诸国小看我大宋,而喀喇汗王朝势必会得寸进尺,继续东扩,届时在敦煌的归义军势必会陷入党项和回鹘的两面夹击之境地。”
丁谓摸了摸胡子说:“可是若于阗被真的被喀喇汗王朝吞并了,这和我们大宋又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