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客人您有所不知。”
在江南,这不叫豪奢聚会,而是叫做同乡会。官员、修士、商人只要来自同一故乡、府城,甚至省份,都算作人脉。
读书人的聚会怎能称为豪奢?
这叫做雅集,实则是人间情谊的表现……
古人言,同源异域遇故知,泪光闪烁映双眸,同乡文臣武将在外相逢,共席一餐,理所应当吧?
不仅同乡,更有同年,同僚,同袍兄弟……
这所谓的dangzheng,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它源自无数同乡、同年组织的聚会,彼此依附,久而久之形成一个个强大的势力联盟。
各地学士如同藤蔓交织,团结一致便成了一股力量,称为yidang。在家倚仗父母,出门依赖朋友,正是此意。
“嗯。”
沈天石微微颔首,环视四周,各酒楼门前的招牌确如所述,诸如“旅次扬州山西会馆”比比皆是,皆为山西籍的文人墨客之地。
哎呀!
这些山西商人在故乡节俭无比,恨不得一枚铜币也能分作两半用。然而一到江南,他们出手阔绰,盛宴不断,美酒佳肴络绎不绝。
宴毕,又安排歌姬陪伴入夜,未尽的美食还可打包带走,有时甚至能获得几袋白银赠礼。
当然,要进入此类场所需有一定功名,入门标准不低,至少得是个举人。这般挥金如土,实乃长远投资,若哪位同乡学子日后高中进士,仕途显赫,这番投入便能获得丰厚回报。
大明的官员、文人、商人、权贵便是如此牵扯纠葛,将盛世王朝搞得乌烟瘴气。
目睹一位扬州本地官员在一群同乡士子簇拥下步入酒楼,沈天石不禁摇了摇头。
“唉!”
堂堂总镇大人,一方霸主,来到扬州竟连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有钱也难寻酒肆用餐!
“呵呵呵。”
身后的女子们早已捂嘴窃笑,一行人无奈之下只好在路边小摊点了几碗馄饨果腹。
“哧溜。”
酒足饭饱,沈天石瞥见不远处一位官家千金,带着侍女缓步走过,不禁多望了几眼。
“你?”
柳如是怒火中烧,杏眼圆瞪,家中佳丽如云还不够他欣赏的吗?
沈天石连忙正襟危坐,只是随意看看罢了,又没别的意思,野花怎比得了家花娇艳?
正与几位侍妾谈笑风生之际,街头竟发生了件奇特之事,几个士子不知从何处冒出来,沿街分发小册子。
这群士子年轻且风度翩翩,身穿青衫,在烈日下忙碌。他们是几位秀才。
“嘶。”
酷暑之中,这几个秀才却毫不懈怠,不怕炎热,站在路边将小册子递予过往行人,免费赠送。
沈天石颇感惊奇,命亲兵去领取一本。翻开册子,他俊朗的面庞瞬间凝固,这是什么东西?
“连环画?”
在这个时代,他居然看到了连环画,图文并茂,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肥硕狰狞的夜叉,手持屠刀,正要砍向一名无助的武将。下方还配有诗句:
“天石陨,稻粱茂。”
“噗。”
沈天石猛然一怔,这凶猛的夜叉画像赫然描绘着他这位沈大人,难道他的容貌竟如此骇人?
这算是何等诽谤,谣言的风暴吗?
可沈大人的生死,与世俗琐事又有何干?
这事,江南的文人墨客已是惯犯,他们编撰谣曲,只为通俗易懂,即便是不识字的妇人也能诵读自如。
当年他们也是这般诽谤董其昌的。
“呵!”
沈天石摸了摸额头,未曾料到竟有此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