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事与愿违,还没等他靠近崇祯半步,就被一旁虎视眈眈的东厂番子毫不留情地一把按住,使其犹如一只被钉在案板上的鱼,任凭如何挣扎也是徒劳无功,丝毫动弹不得。
“陛下……陛下啊……”
周奎拼命扭动着身体,口中不停地呼喊着崇祯的名号,企图引起皇帝的注意并向其询问事情的原委。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冰冷刺骨的话语传入了他的耳中,令他整个人仿佛瞬间坠入了万丈深渊的冰窖之中,浑身发冷,寒毛直立。
只听得崇祯面色阴沉地高声宣布:“嘉定伯周奎行为放荡不羁、不知检点,竟胆敢贪污受贿,如此行径简直有辱国体!即刻起,将其与其长子一同处以绞刑,以正国法;其次子则被贬为庶民,三代之内不得被朝廷录用。”
听到这话,周奎顿时如遭雷击,满脸茫然,完全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何事。
他瞪大双眼,呆呆地望着高高在上的皇帝,实在想不通这天怎会突然间就变了,更不理解皇帝为何要对自己痛下杀手。
“陛下,饶命啊,陛下!您的皇后可是臣的亲生女儿啊,而您的太子亦是臣的亲外孙呀!恳请陛下看在他们二人的情分上,高抬贵手,饶过微臣一命吧!”周奎涕泗横流,一边不停地磕头求饶,额头都磕出了鲜血,可崇祯却依旧面无表情,丝毫不为所动。
相较于原本可能导致周家满门抄斩、鸡犬不留的结局,崇祯自认为此次已算得上格外仁慈了。
起码他还留下了周奎的次子一条性命,并未赶尽杀绝。
当然,这其中多少还是顾及到了皇后的颜面。
毕竟皇后多年来为他诞下一儿一女,并始终陪伴左右,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他。
对于这样一位温柔贤淑的枕边人,崇祯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怀有一份愧疚之情的。
所以在决定处置周奎之前,他也曾亲自前往后宫向皇后坦诚相告,详细说明了之所以如此行事的缘由。
东厂番子们瞪大了眼睛,眼睁睁地看着皇帝轻描淡写几句话,竟然就给位高权重的国丈下达了死亡判决书——这简直就是一张来自阎王殿的催命帖啊!
小主,
他们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深知此时若稍有迟疑或懈怠,恐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于是乎,其中两个手脚格外利落的番子不敢有丝毫耽搁,如同疾风一般迅速找来一根粗壮结实的绳索。
只见这两人配合默契,手法娴熟。
一人先将绳索挽成一个圆圈,然后小心翼翼地靠近国丈及其长子。待到距离足够近时,突然出手如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绳圈套在了国丈与长子身上,并紧紧收紧。另一人则在旁边协助,双手握住绳索用力猛拉。
可怜那国丈和他的长子,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脖颈处就已被绳索深深勒入,瞬间面色青紫,双眼暴突,舌头也不由自主地伸了出来。
没过多久,这父子俩便两腿一蹬,彻底没了气息。
亲眼目睹老丈人就这样一命呜呼,崇祯皇帝脸上没有丝毫怜悯之色。
他冷冷地扫了一眼地上已经气绝身亡的尸体,随即便转头对身旁一直恭恭敬敬侍立着的太监王承恩下令道:“大伴,立刻带人将这嘉定伯府里里外外翻个底朝天,任何金银财宝都不许放过,统统给朕搜刮得干干净净。不过嘛……最后还是要给他们留下一千两银子,好让这些人能够勉强维持生计。”
说罢,崇祯又将目光投向刚才动手行刑的那两名番子,微微颔首表示赞许,接着说道:“至于你们二人,办事得力,朕重重有赏。每人赏赐白银一百两,其余众人各赏十两。剩下的银两全部押送回宫入库。”
听到皇帝如此慷慨的奖赏,在场众人无不面露喜色,齐声谢恩。而那两名受到特别嘉奖的番子更是激动万分,连忙跪地叩头谢主隆恩。
站在一旁的王承恩赶忙躬身应道:“老奴遵旨。”
随后便指挥着手下众番子开始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一时间整个嘉定伯府再次鸡飞狗跳,乱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