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死的时候只有27岁,太年轻,太可惜。可他这短短的一生却给大唐留下了一抹凝夜紫般的瑰丽。“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像是他写给自己一生的写照。未老先衰,他的生命早已陷入悲愁之中。】
小主,
李世民久久凝望着恢复了晴明的天空,沉默不语。
一旁候着的文武大臣也一同安静地站着。
李世民:“……能有这么多有志之士为大唐效力,是大唐之幸。”
长孙无忌闻言看了他一眼,知道他心里不好受,上前一步,劝慰道:“陛下,天幕虽然只介绍诗人,但也不仅仅是在介绍诗人。他们也是有着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意志,他们这一路上也不缺少同伴,哪怕结局不尽如人意,但这些心怀浩气英风的有识之士都一心一意在为大唐出力,也是因为他们见识过大唐的美好。”
其实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也明白。如果没有见识过大唐的安定兴盛,他们也不会这样心心念念。可正是因为他们身处渐渐下落的朝代,想要恢复以前的盛景,才会怀念以前的承平盛世,这又如何不让他心痛?
他当然欣慰于大家对大唐的深厚感情,也欣喜于他们对大唐盛景的不懈努力,但素来爱惜贤士俊才的他,也会因为他们的逝去而痛心啊。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恢复之前的状态,看向了身边的太子和文武重臣。
“这天幕,就是给咱们讲唐朝诗人的?还有都第九期了,前面又讲了什么?怎么我们看就是第九期啊?”接二连三的问题问出口,朱元璋也不是真的想要他们回答,只是先前憋在那里,现在问话也只是好梳理一下思绪。
朱标也已经习惯了,他等了等,等到朱元璋歇了一口气,道:“天幕如何运作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它想要放些什么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现在讲些诗人也还好。”
一旁的宋濂也跟着上前说道:“万岁,现在要紧的是如何安抚百姓,化天幕的力量为己用。以及还要思考,我们看到的是第九期,那么前面几期是谁在看?它接下来又会播放什么?”
朱元璋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前的金色流光雨显然是个好东西,天幕他也动不了,也只能放着。他带着一大群人,回到殿中,抓紧商讨起章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