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农为国之本

【农为国之本,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不是句空话——有了好的工具,做事情才能事半功倍。农具的不断演变对古代农业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它们不仅缩短了农民的劳作时间,而且提高了劳作效率。

说到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结论,那就是农具是华夏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

玉不识对农具的重视正好合了他们的心意,他们也期待着玉不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改变。

【现在我们先来看个大概,然后再来介绍其中具体的用具发展——】

说到这里,玉不识神色收敛了之前的笑意,平白给人一种郑重的感觉。

但没有人觉得不对劲,正如她所说,农为国之本,哪怕就是为着这个,再怎么严肃也不为过。毕竟,这可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没有人会小看它。

【华夏古代农耕工具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技术的进步,或者,也还有一句套话——“农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

大约一万多年以前,原始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在这个时候,石头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主要使用石器作为农具,如石刀、石斧、石铲等,它们也很好地完成了采集果子、打猎和简单的耕种等历史使命。

到了夏、商、周,这一时期,我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农业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农业工具也开始出现青铜材质,如桔槔等灌溉农具,但主体材质依旧是石头、木头和骨头。哪怕这个时候的人们已经懂得用草木灰以及其他一些肥料给农作物施肥,再加上青铜器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但总体上生产效率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虽然玉不识刚开始讲的,并不是他们想要知道的,但大家也都耐着性子听着。

没有什么是能够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