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五丈原”的字眼,刘禅心中一紧,满目的担忧和害怕瞬间投射到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心底也是一沉,不是因为他的死亡,而是为了这几场没能如愿的北伐。
他看着这几次失利的北伐,最后把目光定格在自己和司马懿在渭水河畔的对峙,沉默良久。
司马懿?这还真是靠时间熬走他们吗?就他所知,现在曹丕身体也不大好了,接下来继位的应该就是玉不识提到的那个魏明帝曹叡了。这样看,他也还真是能活啊!
诸葛亮心念电转,思绪万千,但很快便收拢住,转向了对刘禅的安抚。
“陛下,不必担心臣,这一次五丈原并不会是臣等的结局。”
刘禅并不想听这些,他最为关心的是相父的身体康健与否:“相父,真的不要太累了!有些事情就给其他人做嘛!”
面对刘禅泪眼汪汪的样子,诸葛亮安抚性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操劳过度吗?
他确实应该好好保证自己的身体,也只有自己身体康健了,才能有这个时间的本钱来进行北伐大业。要说这一次会像天女的历史那样病逝五丈原?他是不愿意的,曹贼尚且当世,他怎么愿意先走一步呢?
而此时,随着玉不识话音落下,天幕上展现出诸葛亮在营帐中日夜操劳的画面,帐中的灯火映照着他疲惫却执着的脸。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
在诸葛亮病重的消息传到成都后,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
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经殒没,率军追击,姜维击鼓整军,做出击状,司马懿不敢进攻,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
而此事后来也被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听闻蜀军在斜谷发丧后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