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跨院的氛围,在听雪踏出青竹屋子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青竹自然叮嘱了听雪不得泄露青玉小印之事,这是她们所有人的后路,一定不可告知外人。
但所谓的秘密,一定是不诉之于口的才能称得上是秘密。一旦说出口,就总会漏出风声。
听雪自然还是把此消息告知了后院内和她较亲近的一位通房,这位通房再告知了她的密友,一个传一个,很快东跨院后院里的女眷们都知道了:若识相的选择此时离开,不仅会给家里挣得一笔丰厚的赔偿,自己还能另得到一份巨额且隐秘的体己。
且若担心家中不慈,府里还能给安排亲事,青竹那儿有一份山西程家未婚配的家生子、长工、学徒等男子的名单,包括了府里府外,各处庄上的,各处店里的,甚至连老家江南那边都有呢。
消息在东跨院内迅速小范围传开,这自然是青竹乐见其成的,至于会不会消息泄露太多,导致给她们准备那一百两私房被家中爹娘等人拿走,那就不是她要考虑的了。
连这种事情都掂量不清轻重的,就那么一个小巧、不起眼的小印都保不住的蠢蛋,就算神仙来了也是救不了的。
当然,在东跨院呆了这么久,傻子也早学出了几分心眼,大家都很有默契的把此消息封锁在了能得利的这部分人的圈子里,连平日里十分贴心的丫鬟都没有告诉。
这世道对女子从来都不容易,有这样一笔银子,无疑是对未知的生活做了一份保障。
不论之前想不想走的,大家此刻都不由得开始考虑起了若离开陈府后,未来的日子将会是什么样子。
而大家的心思也很有些大同小异,虽然自己已经不是黄花闺女了,但凭着自己这份容貌,也不愁没人愿娶。若仔细选一个好的,相夫教子,夫妻和睦,也好过在这空空的后院里苦守着那个眼中再没有了自己的人回头……
听雪离府的一应手续办的很快。第二天青竹照例去给大太太请安时,将此事禀了上去。大太太初时还有些不敢相信果真有人愿意主动离开,仿佛生怕对方反悔,她忙让张妈妈将契书、印信等一应事物取来,又将听雪和她爹娘唤来,当场立下切结书。又派人去府衙备案登记,当天傍晚,听雪就跟着她娘收拾妥当离了东跨院。
青竹跟几位与听雪交好的来送她,听雪她娘脸上笑呵呵的,显然是真心为女儿高兴,还让青竹有空了去家里坐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倒是听雪的笑容中带了一丝怅然,青竹分明见得她最后转身而去时,眼角滑落的一滴泪水,也分明看到了她眼中,放下执念后初露的清明。
……
很快又有人跨进了青竹的屋子,最开始是跟听雪交好的几位通房,后面连几位得了妾室身份的也有人来了。
青竹忙碌了起来,好在正院里掌事的几位早得了令,都十分配合,只要当事人点了头,后续的一应事宜不超过一天的功夫就能办完。
关于青竹准备的那份可供相看的男子名单,大部分时候是没有用的。毕竟大多数人家里爹娘还是疼女儿的,她们除了瞒下了青玉小印之事外,其他的倒也想回家同爹娘商量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