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锦衣卫五所里最得意的人是谁,陈肃昇自觉自己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

原因为何?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自陈肃昇以军功获圣上召见,圣上因见他颇有当年陈侯爷的风采,再想到如今锦衣卫里一个个都是文质彬彬的书生模样,便想着让他扭一扭锦衣卫里重文轻武的风气,一开始给他在锦衣卫的职位就不低,右所副千户。

这副千户的品级自然比不上他在山西军营里的职位品级高,但锦衣卫乃天子亲信之臣,又是锦衣卫上五所之一,其官职品级的份量又与地方武官品级不可相提并论了。

陈肃昇没那么多的热血沸腾,他自觉自己算是暂时任职在锦衣卫的一寄禄官而已,只享荣恩,并不掌管实权。

所以一开始他也不管事,左右混个一年半载的就回山西去了。

谁知他虽想着与人交好,可别人却非要惹到他跟前来。

陈肃昇可不是个好性子,那霸王脾气一起来,再你是户部尚书的孙子还是兵部大佬的小儿子,一样的照打不误。

就这么拳对拳肉对肉的打上了几场,打的五所里的人都知道了,这陈肃昇不是个软柿子,随意拿捏不得。

男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若陈肃昇一味的忍让,或许旁人还要冷眼瞧他。如今他虽得了个蛮横霸道的名儿,倒也把右所里的卫士们收服了一大半。

陈肃昇见这群目光中满是仰慕的看着自己的卫士,一个个瘦弱的跟小鸡仔一样,别说保卫皇上了,真遇到乱党,保住自己一条小命都费劲。

陈肃昇在山西是练兵练习惯了的,如今手下多少也算管着些卫士,既然大家信服他,他便又按着军中的那套规矩,带着他们日日操练了起来。

右所千户大人因此一事对陈肃昇颇为不满,明面上倒是客客气气的,暗地里收拾过陈肃昇几次,都被陈肃昇躲过去了不说,最近还被圣上明升实降给调开了。

如今锦衣卫右所千户一职空缺,暂时这儿就成了他陈副千户当家做主的地方。

头顶没了个阴阳怪气碍眼的家伙,锦衣卫里各位大佬又因宽王打了招呼,明面上都对陈肃昇客客气气的,他这差事干起来便越发得心应手了。

所以陈肃昇最近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走哪儿都是脸上挂个笑,就连平日与他不太对付的人都觉得他顺眼了不少。

古话说,乐极生悲,此言一点没错。

陈肃昇刚自在没多久,就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本参,有言官在朝堂上参了他一个不孝之罪。

参他不孝?

消息传到陈肃昇这儿时,他第一反应就是,难不成言官参了他无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他想不出除了这个,自己还有哪儿不孝顺母亲了?就算他如今是有些恐让母亲不愉的想法,但不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时机施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