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拒加税巡抚削内帑

眼见吴宗达因仗义执言、为民请命而遭受皇上训斥,温体仁见风使舵,眼珠一转,

赶忙说道:“皇上,辽饷确实已无法继续加征,不过臣倒是有一计。不妨另起炉灶,换个新名目,再行征收一项新饷。

臣思量此次乃是为剿灭流寇所需,不如就称之为剿饷吧!”

崇祯听闻此提议,脸色方才稍霁,转怒为喜,兴致勃勃地问道:“那爱卿以为,这剿饷征收多少数额为宜?又以几年为期限?”

温体仁心中尚在暗自盘算,周延儒却唯恐落后,抢先说道:“皇上,剿饷初定税额可效仿当年辽饷,定为二百八十万两。

至于征收年限,则需视剿贼之进展与力度而定。”

崇祯面露满意之色,频频点头,正欲欣然定夺,忽又念及自己身为大明天子,当以天下苍生为念,不可过于草率,遂立即收起笑容,换上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

长叹一声道:“朕就依从尔等之建议吧,权且辛苦臣民一年。纵有万千骂名,朕亦愿一力承担!”

周延儒连忙叩首道:“臣惶恐,陛下圣明。”

吴宗达却仍忧心忡忡,进言道:“皇上,即便决定征收剿饷,亦需颁布政令,派遣官吏四处巡视督办,如此一来,没有一年半载恐难以顺利实施。而如今战事已然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啊……”

温体仁却不以为然,轻松说道:“此事极易解决。既然剿饷征收已然是板上钉钉之事,朝廷便可将其作为抵押,向商人百姓借贷钱财。

待一年之后,剿饷征收到位,再连本带利发还于他们便是。”

崇祯闻言,不禁连拍手掌,大声赞道:“妙哉妙哉!此计甚妙!”

凌卫明冷眼旁观,见这帮君臣于谈笑之间便轻易决定了关乎亿万百姓命运之大事,

行事如此草率轻浮,仿若儿戏一般,竟然连丝毫调查研究都不做,仅凭寥寥数语便草率定夺。

他心中冷笑不已,正巧此时书房内众人皆沉浸于沉闷之中,各自发呆,故而他这一声冷笑清晰可闻,在寂静的书房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