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员的增加和生产线的优化,整个兵工厂的制造人员如今已接近 6000 人的规模,但是陈振华依然不满足,但是三个县城的很多劳动力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也是陈振华准备发动晋东南战役的根本原因。
劳动力的需求,迫使陈振华将战略目光放的更远,先晋东南,再冀豫两省,未来整个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最终全国,将是陈振华努力的方向。
如此充足的人力,无疑为独立旅以及 386 旅,乃至 129 师的部分军备供应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确保为其提供更多优质的枪支弹药已不再是难题。
在陈振华的领导下,为了提高兵工厂的生产效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经常组织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让熟练工人向新手传授技巧,大大缩短了新员工的成长周期,提高了整体工人的技能水平。
其次,对生产流程进行了细致的优化,去除了一些繁琐且不必要的环节,使生产更加紧凑高效。
再者,引入了激励机制,对产量高、质量优的工人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在兵工厂人员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的运作之下,生产成果斐然,每个月能够成功修复并制造出 3000 支性能卓越、质量可靠的枪支,几乎每个月都可以支持独立旅建设一个新加强团的枪械需求。
而在子弹的生产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每月子弹的产量高达 15 万发,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工人们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是先进生产技术的有效应用,也是严格质量把控的有力体现。
这一成果令陈振华倍感欣慰和自豪,也为前线的将士们提供了充足的“弹药支援”,这让陈振华有了更多的子弹来提升神枪手的实弹射击训练。
至于迫击炮炮弹的生产,同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每月能够稳定生产出 300 枚威力强大、精度可靠的81毫米的迫击炮炮弹。
虽然这一数量在当前阶段满足一定的作战需求尚且困难,但随着战事的发展和部队规模的扩大,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势在必行,而现在迫击炮炮弹和掷弹筒炮弹的供应,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是依靠那些突如其来的缴获,自然少不了陈振华的功劳。
后续随着广大官兵在生产过程中熟练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迫击炮炮弹的产量必然还会有显着的提高,为战场的火力覆盖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