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听了这话,眉头愈发紧皱起来,他虽不明白姜齐这梁山之主所做所为是为了什么,但是几乎本能的,他觉得不能再任由梁山如此下去!
与此同时,姜齐领着一众梁山好汉,身后还跟着二十来个朝气蓬勃的半大小子,身着粗布麻衣,踏入郓州的乡村土地。
刚进村口,一股泥土的芬芳与农家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姜齐深吸一口气,转头对身边的孩子们说道:“深入调查,可不是嘴上说说、坐着听听就行的。咱得脚下沾满泥巴,实实在在去看,弯下腰去干!你们都是从这土地里走出来的,明白百姓需要啥、痛恨啥。可还有些人不懂,咋办?就得带着他们去懂!”
云龙胸脯一挺,拱手道:“郎君,您可别小瞧咱,农忙时,咱也没少在地里忙活!”
姜齐笑着摇头:“你那忙活,和百姓们的可不一样。”
唐斌、关胜几人走上前,唐斌开口问道:“郎君,您让这些娃娃来,咱能理解,可叫俺们武人来,所为何事?”
姜齐目光扫过田间劳作的百姓,说道:“你们手下的兵,大多来自百姓。只有懂他们所思所想,才能和手下兵将上下一心。不然,连手下人想啥都不清楚,还怎么带兵打仗?”
“那郎君您知道百姓在想啥?”云龙好奇追问。
“他们眼下所求不过是温饱,”姜齐目光坚定,“而咱现在能给的,就是让他们吃饱穿暖。”
此后,姜齐每到一处,便穿梭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们促膝长谈。他蹲下身子,帮着老农翻土,一边询问天气如何、三成粮税重不重。
偶尔姜齐瞧见有孩子在一旁玩耍,便招手唤来,塞给他们几块干粮,笑着打听村里的事儿。
这时孔厚则会带着自己教导出来的几个懂医术的童子,在村口支起医棚,为村民们义诊。
这一走,便是五十余日。
郓州的乡村里,处处留下了梁山之主姜齐的足迹,梁山的名号,也深深印在了底层百姓的心中。
尤其是分地和公审的事也在稳步推进,那些穷苦的百姓们对梁山更是翘首以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公审现场,武松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台之上,看着台下百姓群情激愤。
“乡亲们!”武松站在裴宣面前一步的位置,振臂高呼,“依照梁山裴总管的判罚,这些欺压良善,欺男霸女之辈,咱梁山今日做主,全部处决!”
下面百姓们纷纷响应,叫好声、咒骂声此起彼伏。